一束生刍一纸书,殷勤寄语老龙舒。
乐邦好好还家去,尘世休休借宅居。
角里只今虚棐几,虎溪无复过篮舆。
相逢尽有同归钓,谁似先生得自如。
一束生刍一纸书,殷勤寄语老龙舒。
乐邦好好还家去,尘世休休借宅居。
角里只今虚棐几,虎溪无复过篮舆。
相逢尽有同归钓,谁似先生得自如。
这首挽诗以哀悼之情,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敬意。诗中“一束生刍一纸书”开篇即以朴素之物寄托哀思,生刍象征着对逝者的缅怀,纸书则承载了对逝者生前的回忆与思念。接下来,“殷勤寄语老龙舒”,诗人以“老龙舒”这一形象,既是对逝者的尊称,也暗含了对其德高望重、寿终正寝的美好祝愿。
“乐邦好好还家去,尘世休休借宅居。”这两句表达了对逝者回归宁静之地的期待,同时也暗示了对尘世生活的厌倦,希望逝者能在乐土安享晚年。接着,“角里只今虚棐几,虎溪无复过篮舆。”这里通过典故的引用,表达了对逝者生前生活场景的追忆,角里和虎溪分别指出了逝者生前的居所和常往之地,而“虚棐几”和“无复过篮舆”则表达了逝者离去后,这些地方的空寂与不再。
最后,“相逢尽有同归钓,谁似先生得自如。”这两句诗以一种超脱的视角,表达了对逝者能够自由自在地享受钓鱼之乐的羡慕,同时也暗含了对逝者生前自由洒脱生活方式的赞美。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逝者生前生活点滴的回忆,以及对其离世后的哀思,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逝者的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