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夕司空抚御床,祖龙未死国先亡。
只缘西楚无坚壁,致使南州总战场。
湘水一川骸骨满,肯斋千古姓名香。
我来不见先生面,犹对西风酹一觞。
一夕司空抚御床,祖龙未死国先亡。
只缘西楚无坚壁,致使南州总战场。
湘水一川骸骨满,肯斋千古姓名香。
我来不见先生面,犹对西风酹一觞。
这首元代诗人崔斌所作的《吊李肯斋》,以历史典故为背景,表达了对李肯斋的深切缅怀与感慨。诗中通过“一夕司空抚御床,祖龙未死国先亡”两句,巧妙地将李肯斋与秦末起义领袖项羽相联系,暗示了李肯斋在历史变革中的角色与命运。接着,“只缘西楚无坚壁,致使南州总战场”两句,揭示了李肯斋未能坚守阵地,最终导致南州成为战场的悲剧结局,暗含对李肯斋未能坚持到底的惋惜。
“湘水一川骸骨满,肯斋千古姓名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湘水之畔的满目疮痍与李肯斋的英名千古并置,展现了诗人对英雄虽逝,但其精神永存的深刻认识。最后,“我来不见先生面,犹对西风酹一觞”两句,表达了诗人虽未亲眼见到李肯斋,却在西风中敬献一杯酒以示悼念之情,体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对人物命运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英雄主义的颂扬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
剪丹云。怕江皋路冷,千叠护清芬。
弹泪绡单,凝妆枕重,惊认消瘦冰魂。
为谁趁、东风换色,任绛雪、飞满绿罗裙。
吴苑双身,蜀城高髻,忽到柴门。
欲寄故人千里,恨燕支太薄,寂寞春痕。
玉管难留,金樽易泣,几度残醉纷纷。
谩重记、罗浮梦觉,步芳影、如宿杏花村。
一树珊瑚淡月,独照黄昏。
天柱不可折,柱折不可撑。
九鼎不可覆,鼎覆人莫扛。
袁公烈丈夫,独立东南方。
欲以一己力,代国相颉颃。
适遭宋祚移,耻为不义戕。
奋然抱志起,誓欲扫搀枪。
拔剑突前麾,手回日月光。
敌势愈猖獗,山摧失忠良。
呜呼绝伦志,不得骋才长。
妻孥悉从溺,枯骨谁为襄。
忠烈动天地,游魂为国殇。
山水倍堪悲,抱恨彻穹苍。
穹苍幸一息,庶几纪星霜。
西风白杨路,哀猿号崇冈。
解剑挂墓柏,泣下沾衣裳。
惜哉时不利,抽毫述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