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一萼红·其四红梅》
《一萼红·其四红梅》全文
宋 / 王沂孙   形式: 词  词牌: 一萼红

剪丹云。怕江皋路冷,千叠护清芬。

弹泪绡单,凝妆枕重,惊认消瘦冰魂。

为谁趁、东风换色,任绛雪、飞满绿罗裙。

吴苑双身,蜀城高髻,忽到柴门。

欲寄故人千里,恨燕支太薄,寂寞春痕。

玉管难留,金樽易泣,几度残醉纷纷。

谩重记、罗浮梦觉,步芳影、如宿杏花村。

一树珊瑚淡月,独照黄昏。

(0)
注释
丹云:红色的云彩。
江皋:江边。
清芬:清新的香气。
弹泪:擦拭眼泪。
冰魂:形容消瘦如冰的灵魂。
东风:春风。
绛雪:红色的雪花。
吴苑:吴地的园林。
蜀城:蜀地的城市。
柴门:简陋的门。
燕支:古代妇女使用的化妆品。
玉管:玉制的笛子。
金樽:金制的酒杯。
罗浮梦:梦境中的罗浮山。
杏花村:比喻充满诗意的地方。
珊瑚:珊瑚状的月光。
黄昏:傍晚时分。
翻译
裁剪红色的云彩,担心江边的小路太过寒冷,层层叠叠的云朵守护着清新的芬芳。
轻拭泪痕的薄纱单衣,浓妆的枕头沉重,惊愕中认出消瘦如冰的灵魂。
为了谁,乘着东风变换色彩,任凭红色的雪花飘落在绿色的罗裙上。
吴地的园林中,双影相伴,蜀城的高髻女子,忽然来到简陋的柴门。
想要寄去对远方故人的思念,遗憾的是胭脂太淡,春天的痕迹显得寂寞。
玉笛声难以留住,金杯中的酒容易让人哭泣,多次在醉意中度过。
徒然回忆起罗浮山的梦境,踏着月光,仿佛置身于盛开的杏花村。
一树珊瑚般的月光,独自照亮黄昏的寂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性在春天独自徘徊于庭院中的情景。她担心江边的小路会很冷,所以她用千重的布料来保护那些清新脱俗的花香。泪水涟涟,妆容凝固,她惊觉自己的瘦弱如同消失在冰雪之中。

诗人通过女性形象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哀愁。她想把这份情感寄托给千里之外的故人,但又觉得燕子的支撑太薄,无法承载她的寂寞与春天留下的痕迹。

玉管(笛子)难以奏出持久的乐声,金樽(酒杯)容易让人落泪。诗中多次提到醉意纷纷,表达了她内心的忧郁和无奈。在梦中,她回忆起往事,如同踏着芳草,仿佛还在杏花盛开的村庄里徜徉。

最后,一树珊瑚般的淡月光只照亮了黄昏孤独的时刻。这不仅是对景物的描绘,也是对心境的写照。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女性内心世界的复杂与深邃。

作者介绍
王沂孙

王沂孙
朝代:宋   字:圣与   号:碧山   籍贯:玉笥山

王沂孙,生卒年不详,字圣与,又字咏道,号碧山,又号中仙,因家住玉笥山,故又号玉笥山人,南宋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大约生活在1230年至1291年之间,曾任庆元路(路治今宁波鄞州)学正。王沂孙工词,风格接近周邦彦,含蓄深婉,如《花犯·苔梅》之类。其清峭处,又颇似姜夔,张炎说他“琢语峭拔,有(姜)白石意度”。尤以咏物为工,如《齐天乐·蝉》、《水龙吟·白莲》等,皆善于体会物象以寄托感慨。
猜你喜欢

寒日书斋即事三首·其一

参佐三间似草堂,恬然无事可成忙。

移时寂历烧松子,尽日殷勤拂乳床。

将近道斋先衣褐,欲清诗思更焚香。

空庭好待中宵月,独礼星辰学步罡。

(0)

五贶诗·其四乌龙养和

寿木拳数尺,天生形状幽。

把疑伤虺节,用恐破蛇瘤。

置合月观内,买须云肆头。

料君携去处,烟雨太湖舟。

(0)

饮散夜归赠诸客

鞍马夜纷纷,香街起暗尘。

回鞭招饮妓,分火送归人。

风月应堪惜,杯觞莫厌频。

明朝三月尽,忍不送残春。

(0)

题诗屏风绝句

相忆采君诗作障,自书自勘不辞劳。

障成定被人争写,从此南中纸价高。

(0)

宿窦使君庄水亭

使君何在在江东,池柳初黄杏欲红。

有兴即来闲便宿,不知谁是主人翁。

(0)

香山寺二绝·其二

爱风岩上攀松盖,恋月潭边坐石棱。

且共云泉结缘境,他生当作此山僧。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