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丹云。怕江皋路冷,千叠护清芬。
弹泪绡单,凝妆枕重,惊认消瘦冰魂。
为谁趁、东风换色,任绛雪、飞满绿罗裙。
吴苑双身,蜀城高髻,忽到柴门。
欲寄故人千里,恨燕支太薄,寂寞春痕。
玉管难留,金樽易泣,几度残醉纷纷。
谩重记、罗浮梦觉,步芳影、如宿杏花村。
一树珊瑚淡月,独照黄昏。
剪丹云。怕江皋路冷,千叠护清芬。
弹泪绡单,凝妆枕重,惊认消瘦冰魂。
为谁趁、东风换色,任绛雪、飞满绿罗裙。
吴苑双身,蜀城高髻,忽到柴门。
欲寄故人千里,恨燕支太薄,寂寞春痕。
玉管难留,金樽易泣,几度残醉纷纷。
谩重记、罗浮梦觉,步芳影、如宿杏花村。
一树珊瑚淡月,独照黄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性在春天独自徘徊于庭院中的情景。她担心江边的小路会很冷,所以她用千重的布料来保护那些清新脱俗的花香。泪水涟涟,妆容凝固,她惊觉自己的瘦弱如同消失在冰雪之中。
诗人通过女性形象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哀愁。她想把这份情感寄托给千里之外的故人,但又觉得燕子的支撑太薄,无法承载她的寂寞与春天留下的痕迹。
玉管(笛子)难以奏出持久的乐声,金樽(酒杯)容易让人落泪。诗中多次提到醉意纷纷,表达了她内心的忧郁和无奈。在梦中,她回忆起往事,如同踏着芳草,仿佛还在杏花盛开的村庄里徜徉。
最后,一树珊瑚般的淡月光只照亮了黄昏孤独的时刻。这不仅是对景物的描绘,也是对心境的写照。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女性内心世界的复杂与深邃。
鞍马夜纷纷,香街起暗尘。
回鞭招饮妓,分火送归人。
风月应堪惜,杯觞莫厌频。
明朝三月尽,忍不送残春。
相忆采君诗作障,自书自勘不辞劳。
障成定被人争写,从此南中纸价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