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山棒,临济喝,不是横该与竖抹。
拈来直下要承当,透网金鳞活鱍鱍。
活鱍鱍,任人看,碧天云静冷光寒。
行行莫谓知音少,佛祖总在一亳端。
德山棒,临济喝,不是横该与竖抹。
拈来直下要承当,透网金鳞活鱍鱍。
活鱍鱍,任人看,碧天云静冷光寒。
行行莫谓知音少,佛祖总在一亳端。
这首宋代释善果的《偈(其四)》以禅宗公案为引,巧妙地运用了德山和尚的棒喝和临济义玄的喝声,象征着佛法的直接和有力。诗中“不是横该与竖抹”强调了佛法的不可言传,需要通过直接体验而非文字解释来领悟。
“拈来直下要承当,透网金鳞活鱍鱍”这两句,以“透网金鳞”比喻佛法的深奥与自由,如同鱼儿在网中自由游动,暗示佛法能够使人超越世俗束缚,获得心灵的自由。而“活鱍鱍”则生动描绘出鱼儿活泼自在的状态,形象地表达了佛法的鲜活与生动。
“活鱍鱍,任人看,碧天云静冷光寒”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意象,将佛法的自由与超脱比作碧空中的云朵与寒冷的光芒,既展现了佛法的广阔与深远,也暗示了修行者内心的平静与清明。
最后,“行行莫谓知音少,佛祖总在一毫端”则表达了佛法的普遍性和内在性,无论是在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还是在宏大的宇宙之中,都能找到佛法的影子,强调了佛法无处不在,只要用心去体悟,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的佛祖。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佛法的深邃与广博,以及修行者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实践佛法,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玉宇薰风,宝阶明月,翠丛万点晴雪。
炼霜不就,散广寒霏屑。
采珠蓓、绿萼露滋,嗔银艳、小莲冰洁。
花痕在,纤指嫩痕,素英重结。枝头香未绝。
还是过中秋,丹桂时节。醉乡冷境,怕翻成悄歇。
玩芳味、春焙旋熏。贮秾韵、水沉频爇。
堪怜处,输与夜凉睡蝶。
㒩㒩屡神化,宛宛始成室。
生从五泰初,事至三起毕。
利物先遭烹,谋身自无术。
衣被遍四方,丘山计端疋。
岂知骄奢主,结绮纵游逸。
剪綵满园林,光辉艳风日。
理宜得败亡,此道天所疾。
礼经重亲蚕,一缕知自出。
大禹恶衣服,仁俭由圣质。
我本生田家,蚕织尝究悉。
初不耻缊袍,一煖志愿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