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画杂诗·其三》
《题画杂诗·其三》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沃]韵

弭棹月三更,秋砧断复续。

听砧了不愁,翻理无愁曲。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夜晚月色下的宁静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夜的独特氛围与情感。首句“弭棹月三更”,生动地刻画了舟泊岸边,月挂中天的情景,暗示了时间的静谧与夜晚的深沉。“秋砧断复续”则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寂静,捣衣声在月光下回响,时断时续,仿佛是自然界的低语,增添了几分生活的气息和季节的特色。

接下来,“听砧了不愁”一句,巧妙地转换了视角,从听觉转向内心感受。即使是在这寂静的夜晚,听闻捣衣声并不令人感到忧愁,反而可能引发对家人的思念或是对生活的感慨。最后,“翻理无愁曲”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即便思绪万千,也能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琐碎与变化,展现出一种淡然处世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转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体现了董其昌作为文人画家的独特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咏怀诗十首·其一

昔余慕灵异,南游经九疑。

复泛蓬山舟,远游浮丘期。

隆冬草木茂,朱华何葳蕤。

湘灵拊瑶瑟,海若扬桂旗。

仙人隔烟语,贻我琼树枝。

云此最吉祥,佩之忘忧思。

长跪谢仙人,此物非我宜。

(0)

临江仙.金陵忆别

檀板声停箫吹咽,玉骢门外频嘶。

背人无语敛双眉。别离情绪,撩乱万千丝。

不道天河能间阻,此心桃叶应知。

临明一阵雨霏霏。泪沾红袖,江上早寒时。

(0)

怀人诗十章·其九沈道非

垂虹亭畔论交日,黄歇城边买醉时。

一自鸠兹江上去,暮云春树尽相思。

(0)

题秉三先人熊翁所画卷·其一

甲兵十万据胸中,未预铭钟画阁功。

闲寄秃毫吐奇气,墨痕犹欲湿鸿濛。

(0)

段伯平乞题戎服小像·其一

江南对酒柳摇城,弄影当年隔阿兄。

老去梦魂呼杀贼,佩刀身手高峥嵘。

(0)

为海客索赠鼓娘刘翠仙·其三

憨态还从逸响传,亭亭邀立画堂前。

痴儿心死神光里,解秽天留蜕骨仙。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