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
《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全文
唐 / 姚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二室三涂光地险,均霜揆日处天中。

石泉石镜恒留月,山鸟山花竞逐风。

周王久谢瑶池赏,汉主悬惭玉树宫。

别有祥烟伴佳气,能随轻辇共葱葱。

(0)
注释
二室:可能指两个重要的地方或区域。
三涂:形容道路艰险,可能是山路。
石泉石镜:比喻清澈的泉水和静如明镜的石头。
瑶池:神话中的仙境,象征美好和高贵。
玉树宫:古代宫殿,这里代指皇室的奢华生活。
祥烟:吉祥的云雾,象征好运。
轻辇:轻便的车驾,可能指帝王出行的车辆。
葱葱:茂盛的样子,形容景色生机勃勃。
翻译
两室之间道路崎岖,如同霜雪覆盖,太阳在其中艰难照耀
石泉如镜常映月色,山鸟山花在风中竞相追逐
周王早已失去了瑶池的赏心悦目,汉主对此深感愧疚,想起玉树宫的繁华
另有吉祥云烟伴随美好的气息,它们能随着轻便的车驾,一同呈现出葱郁景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山中游览图景。开篇“二室三涂光地险,均霜揆日处天中”两句,通过对山势的刻画,展现了石淙山的地形复杂和阳光的照射,使人仿佛能感受到登山过程中的险峻与壮丽。"石泉石镜恒留月,山鸟山花竞逐风"则描绘了一幅山中泉水映月、鸟语花香的生动画面,其中“石泉”和“石镜”的对举,既突出了山中清泉的美妙,也暗示了诗人心中的宁静与明澈。

接下来的两句"周王久谢瑶池赏,汉主悬惭玉树宫",通过历史的回顾,提到了古代帝王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建筑活动。"周王"和"汉主"的点睛,不仅增添了诗歌的历史深度,也映衬出了石淙山作为皇家游猎之地的非凡地位。

最后,"别有祥烟伴佳气,能随轻辇共葱葱"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诗人通过对“祥烟”和“佳气”的描述,以及“轻辇”、“葱葱”的意象,传达了自己对于美好时光的享受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悠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在夏日游览石淙山所感受到的自然美景与历史文化的交融。

作者介绍
姚崇

姚崇
朝代:唐   字:元之   籍贯:陕州硖石(今河南陕县)   生辰:651年-721年

姚崇(651年-721年),本名元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今河南陕县)人,唐代著名政治家,嶲州都督姚懿之子。姚崇文武双全,历仕则天、中宗、睿宗三朝,两次拜为宰相,并兼任兵部尚书。他曾参与神龙政变,后因不肯依附太平公主,被贬为刺史。唐玄宗亲政后,姚崇被任命兵部尚书、同平章事,进拜中书令,封梁国公。他提出十事要说,实行新政,辅佐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被称为救时宰相。姚崇执政三年,与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唐朝四大贤相。721年(开元九年),姚崇去世,追赠扬州大都督,赐谥文献。 
猜你喜欢

入关

古道槐花满树开,入关时节一蝉催。

出门唯恐不先到,当路有谁长待来。

似箭年光还可惜,如蓬生计更堪哀。

故园若有渔舟在,应挂云帆早个回。

(0)

梨岭

曾向岭头题姓字,不穿杨叶不言归。

弟兄各折一枝桂,还向岭头联影飞。

(0)

与何光远赠荅诗·其一

檐上檐前燕语新,花开柳发自伤神。

谁能将我相思意,说与江隈解佩人。

(0)

和宋太史北楼新亭

返耕意未遂,日夕登城隅。

谁道山林近,坐为符竹拘。

丽谯非改作,轩槛是新图。

远水自嶓冢,长云吞具区。

愿随江燕贺,羞逐府僚趋。

欲识狂歌者,丘园一竖儒。

(0)

京山行

众䖟聚病马,流血不得行。

后路起夜色,前山闻虎声。

此时游子心,百尺风中旌。

(0)

招文士饮

曹刘不免死,谁敢负年华。

文士莫辞酒,诗人命属花。

退之如放逐,李白自矜誇。

万古忽将似,一朝同叹嗟。

何言天道正,独使地形斜。

南士愁多病,北人悲去家。

梅芳已流管,柳色未藏鸦。

相劝罢吟雪,相从愁饮霞。

醒时不可过,愁海浩无涯。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