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向岭头题姓字,不穿杨叶不言归。
弟兄各折一枝桂,还向岭头联影飞。
曾向岭头题姓字,不穿杨叶不言归。
弟兄各折一枝桂,还向岭头联影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亲情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面。诗人首先提到“曾向岭头题姓字”,这里的“岭头”很可能指的是梨岭,诗人在此留下了自己的姓名或是某种标记,这不仅是一种对自然之美的赞赏,也蕴含着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而“不穿杨叶不言归”则透露出一种坚守与等待的情怀,仿佛在说,只有当时节到了,杨树的叶子长成之际,才能谈论归去之事,这里蕴含着对季节更迭和生命轮回的感悟。
接着,“弟兄各折一枝桂”中,诗人与兄弟间的情谊通过折桂这一行为得到了展现。古代中国文化中,桂花常象征着高贵和纯洁,而“折桂”则是对这份情谊的一种表达,这不仅是一种亲情的寄托,也是对美好事物的一种珍视。
最后,“还向岭头联影飞”中,诗人将折下的桂枝带回岭头,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让桂花与岭头相互辉映,这不仅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这里的“联影飞”给人以超脱尘世,达到心灵自由的感觉。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亲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深切感悟。
手把先天已后书,当来一画本全无。
白云山下泠泠水,自在人间太极图。
羁旅倦京国,春风常闭门。
叩门谁过我,云是竹王孙。
颀然八尺长,玉质文理温。
探之以群书,浩渺倾昆崙。
馀波濯我热,挹取不计盆。
朝落清风窗,暮埽明月轩。
傲兀足真趣,不随车马喧。
动可与俱游,静可与忘言。
胡为舍我去,独指岷江源。
偪侧凤翔西,叠岭如骏奔。
滔滔蜀天漏,沉沉山月昏。
到官复何时,清秋禾黍翻。
冷局自少责,读书勿忘餐。
登临时自适,吟思搅乾坤。
鱼雁若可托,篇诗寄湘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