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烽巳宁晏,烟水澹氤氲。
朝来鹅鹳阵,冲破宿潭云。
边烽巳宁晏,烟水澹氤氲。
朝来鹅鹳阵,冲破宿潭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边疆景象。首句“边烽已宁晏”点明边境的和平,烽火不再,一片安宁。接着“烟水澹氤氲”以烟水的轻柔与淡雅,渲染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而后,“朝来鹅鹳阵,冲破宿潭云”两句,通过鹅鹳翱翔冲破晨雾的场景,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隐喻了新事物的诞生与旧秩序的打破,富有象征意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和平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向往。
人之古貌,心未必醇。心醇貌古,或非通人。
我视赵公,其貌甚古。心德俱醇,通达明悟。
我曹山野,岂足尽知。但据所见,以类可推。
大河之说,何其通达。精简平允,明辨昭皙。
盖其心得,身至自阅。坐而可言,起而可设。
又云九河,勿守故迹。但求禹意,然后为得。
此说尤奇,汉儒不及。我自黑头,尽心河渠。
逢人辄问,三十年馀。得公此说,庶几成书。
既讲大河,遂及赈饥。如此方略,所系甚大。
乡官胥徒,实为巨害。使领虽贤,吏不可乏。
必得官吏,斯为善法。可为利泽,可制奸猾。
如其备预,莫若义仓。勿取军民,勿法隋唐。
裒多益寡,斯谋乃臧。损上益下,民悦无疆。
可自王公,下至选人。每月之俸,百取一分。
凡千钱者,其出钱十。斛取一升,缣取一疋。
各从本所,贮其本色。主者不劳,但视其籍。
不移一符,不烦一力。月知所增,岁知所积。
出者不劳,如无所出。其所损者,毫毛涓滴。
一仓之内,诸所畜聚,尽是官俸。
凡皆为民,不得移用。即移用者,法不可纵。
不以去官,不以赦原。设法如此,其谁敢干。
古人所贵,讲辨之学。应而弗精,询谋诹度。
惟是陋生,不足待问。问而不应,应而不精。
君子不为,非人之情。惟是弗精,面目腼然。
在乎复教,庶无后愆。
《送赵漕称》【宋·徐积】人之古貌,心未必醇。心醇貌古,或非通人。我视赵公,其貌甚古。心德俱醇,通达明悟。我曹山野,岂足尽知。但据所见,以类可推。大河之说,何其通达。精简平允,明辨昭皙。盖其心得,身至自阅。坐而可言,起而可设。又云九河,勿守故迹。但求禹意,然后为得。此说尤奇,汉儒不及。我自黑头,尽心河渠。逢人辄问,三十年馀。得公此说,庶几成书。既讲大河,遂及赈饥。如此方略,所系甚大。乡官胥徒,实为巨害。使领虽贤,吏不可乏。必得官吏,斯为善法。可为利泽,可制奸猾。如其备预,莫若义仓。勿取军民,勿法隋唐。裒多益寡,斯谋乃臧。损上益下,民悦无疆。可自王公,下至选人。每月之俸,百取一分。凡千钱者,其出钱十。斛取一升,缣取一疋。各从本所,贮其本色。主者不劳,但视其籍。不移一符,不烦一力。月知所增,岁知所积。出者不劳,如无所出。其所损者,毫毛涓滴。一仓之内,诸所畜聚,尽是官俸。凡皆为民,不得移用。即移用者,法不可纵。不以去官,不以赦原。设法如此,其谁敢干。古人所贵,讲辨之学。应而弗精,询谋诹度。惟是陋生,不足待问。问而不应,应而不精。君子不为,非人之情。惟是弗精,面目腼然。在乎复教,庶无后愆。
https://shici.929r.com/shici/Im2UIshJhS.html
江南秋色芙蓉香,满江秋水倾银潢。
泛水依花人姓张,涛翻浪涌挥文章。
突然出者何苍苍,巨鳌曝背来中央。
鼋鼍仰首伏四旁,登临谈笑得庾郎。
安得霜鹘腰胯长,骑上秋空追鹔鹴。
北望海门形势强,美哉壮观吴封疆。
若将前代论兴亡,直谈孙氏到陈梁。
凡为佐命可哀伤,其诸奸孽如豺狼。
倾谗正直诬忠良,以国贩卖为贾商。
歌姬舞女金满堂,不须为盗持刀鎗。
身虽幸免遗其殃,子孙戮辱甚犬羊。
所以不欲读史书,鼻洟目汁沾髭须。
润州支使相如无,山阳老子如唐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