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尘隐居三首·其二》
《题尘隐居三首·其二》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买山何足问,缩地长高樊。

石秀衔空翠,苔深带雨痕。

双梧分凤渚,一水接鸰原。

未得长慵卧,占星到德门。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卷,充满了自然与宁静之美。诗人以“买山何足问,缩地长高樊”开篇,似乎在说,购买山林之地并非关键所在,重要的是心灵的归隐与精神的提升。接下来,“石秀衔空翠,苔深带雨痕”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间石上的青翠与苔藓的湿润,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静谧的世界。

“双梧分凤渚,一水接鸰原”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雅与和谐,双梧树与流水相映成趣,如同一幅动人的山水画。而“未得长慵卧,占星到德门”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道德追求的向往,即使暂时无法实现悠闲的生活,也渴望在星空下找到内心的平静与道德的指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隐逸生活和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与道德的深刻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次韵元寿见赠

画檐横著小阑干,看尽西来最好山。

带雨楚江依约处,隔烟淮树有无间。

已烦造物分幽趣,合就馀年了燕闲。

借使眼前无此妙,可能不似鸟知还。

(0)

谢王侍郎寄东仓祖送图二首·其二

抗章闻说动前旒,分得东吴第一州。

久与衣冠为盛事,更寻云水作遨头。

当时鹓鹭应须记,此去湖山莫谩留。

却笑杜郎生羽翼,但知欢喜下汀州。

(0)

正月十四日夜病在告雨中不寐示刘德秀

雨意涔涔客梦悭,病来无意近歌檀。

看他红袖倾春酒,分我青灯照夜寒。

老子要非年少伴,醉乡空愿故时欢。

悬知邺下刘公干,犹拥书檠午夜看。

(0)

春日连雨湖水大至二首·其一

楚地春三月,他乡客二毛。

愁怀须著酒,寒力尚欺袍。

细雨淹花湿,颠风拍浪高。

昨朝红药柱,今日整渔舠。

(0)

夜宿尧城寒甚明日山中有薄雪马上赋二诗·其一

剪水飞花点翠峦,未教全放玉孱颜。

分明六曲屏风样,和雪新描著色山。

(0)

送冯均州二首·其一

闻说京西道,均房虎更多。

定须叹来暮,政欲饮无何。

过客虚厨传,饥氓费抚摩。

君看归谏议,为郡拙催科。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