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灵岩山》
《游灵岩山》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选胜从初地,伤秋问故宫。

周遭悬径仄,明灭远湖空。

人阅台游鹿,碑看墨戏鸿。

共携高士传,展读乱云中。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题为《游灵岩山》。董其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他游览灵岩山时的所见所感。

首联“选胜从初地,伤秋问故宫。”开篇即点明了诗人选择灵岩山作为游览之地,并在秋天之际,对这座山的历史遗迹产生了深深的情感共鸣。这里的“初地”不仅指灵岩山的自然美景,也暗含着对历史文化的追寻与感慨。

颔联“周遭悬径仄,明灭远湖空。”进一步描绘了灵岩山的地理环境。山径狭窄,蜿蜒曲折,仿佛隐藏于幽深的自然之中。远处的湖泊时隐时现,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空灵而神秘。

颈联“人阅台游鹿,碑看墨戏鸿。”则将视角转向了历史与自然的交融。诗人想象着古人在此游玩、鹿群在山间自由漫步的场景,同时,古老的石碑上留下的墨迹仿佛在讲述着过往的故事,如同鸿雁在空中留下痕迹一般,既深沉又富有诗意。

尾联“共携高士传,展读乱云中。”表达了诗人与志同道合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在游览过程中共同探寻历史文化的乐趣。他们一起阅读着历史的痕迹,仿佛在乱云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历史文化深刻的情感体验,同时也传达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精神境界。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春雨

暝色春朝雨,滋荣喜及时。

云昏遥莫辨,地渴久方知。

柳岸游车歇,涛江钓舸移。

拒寒须把酒,病骨况支离。

(0)

宫亭湖

近湖黯黯气常寒,指点宫亭渺莽间。

素色夜浮全楚月,绿光春浸十州山。

醉思天末骑鲸去,老怯风头听雁还。

柔橹声中知禹烈,愧无椽笔画孱颜。

(0)

题武夷山钟模石

谁铸三钟栾乳形,不须笋簴自能鸣。

仙君欲奏宾云曲,只感清霜便发声。

(0)

人名诗戏效王半山·其一

重耳盈盈岸柳黄,九龄冉冉涧松苍。

梅开小白添新雪,鸦引童乌弄夕阳。

樵唱转低春谷永,雁声不断暮云长。

奔泉浑作山涛响,溅入悬岩百药香。

(0)

蓦山溪·其二

小花静院。有个人人现。

缥缈更娉婷,算不数、歌朋舞伴。

鸣珂曲里,常记偶相逢,无语恨,有情愁,绿嫩红妆浅。

别来谁念。人面关山远。

凝睇倚危楼,眼波长、眉峰不展。

一年心事,到此向谁论,书雁杳,梦云深,寂寞江天晚。

(0)

竹浦渔归

钓罢收纶日既残,扁舟一叶解登湾。

长歌欸乃乘风去,鸣橹咿哑趁月还。

翡翠跃飞红蓼内,鸳鸯惊起白蘋间。

奔驰马足车尘者,回首烟波羡尔閒。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