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死兰枯菊亦摧,返魂香入岭头梅。
数枝残绿风吹尽,一点芳心雀啅开。
野店初尝竹叶酒,江云欲落豆秸灰。
行当更向钗头见,病起乌云正作堆。
蕙死兰枯菊亦摧,返魂香入岭头梅。
数枝残绿风吹尽,一点芳心雀啅开。
野店初尝竹叶酒,江云欲落豆秸灰。
行当更向钗头见,病起乌云正作堆。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从内容来看,诗人在岐亭道上偶遇梅花,触发了对朋友季常的一种戏谑的情感,通过描写梅花的孤傲和坚韧,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也寓意着对友情的珍视。
"蕙死兰枯菊亦摧,返魂香入岭头梅。" 这两句诗描绘了梅花在其他花朵凋零时依然独自开放的情景,其中蕙、兰、菊都是指不同的花卉,"返魂香"则形象地表达了梅花的香气能令人心旷神怡,仿佛有招魂之效。
"数枝残绿风吹尽,一点芳心雀啅开。" 这两句则描写了梅树在风中摇曳,虽然只剩下几枝残留的绿意,但仍旧有一颗颗花蕾悄然绽放,显示出生命力之强。
接下来的 "野店初尝竹叶酒,江云欲落豆秸灰。" 描述了诗人在野外小店初次品尝到用竹叶制成的酒,同时观察到了天边江云仿佛要降落,伴随着秋收后的稻禾残留物——豆秸的灰烬。这两句增添了一种淡淡的乡土气息和季节感。
"行当更向钗头见,病起乌云正作堆。" 这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再次与梅花相遇,同时也描绘出天空中乌云聚集,似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雨变化。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写照,也象征着诗人内心对于变幻莫测命运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和自然环境的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友谊深厚的情操。
我登青城山,云雨顾在下。
月色缟岩谷,欲睡不忍舍。
明朝下半岭,颇怪哀湍泻。
山麓云未归,平地泥没踝。
乃知宿处高,所恨到者寡。
有客谈泰山,昔尝宿石室。
夜分林采变,旸谷看浴日。
九州皆片尘,盛夏犹惨栗。
我闻思一往,安得飞仙术。
但愿齐鲁平,东封扈清跸。
头风间作已全轻,山雨虽频却快晴。
窗外时时度花片,林梢处处送莺声。
地偏无客谈闲事,麦熟逢人乐太平。
不为衰迟辜节物,一瓯羊骆荐朱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