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岐亭道上见梅花,戏赠季常》
《岐亭道上见梅花,戏赠季常》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蕙死兰枯菊亦摧,返魂香入岭头梅。

数枝残绿风吹尽,一点芳心雀啅开。

野店初尝竹叶酒,江云欲落豆秸灰。

行当更向钗头见,病起乌云正作堆。

(0)
注释
蕙:一种香草。
死:凋零。
兰:兰花。
枯:枯萎。
返魂香:传说中的香气能使人复活的香料。
入:进入。
岭头:山岭之上。
梅:梅花。
残绿:残留的绿色。
吹尽:被风吹散。
一点芳心:微小的芬芳。
雀啅:鸟雀啄食。
野店:乡村小店。
初尝:初次品尝。
竹叶酒:以竹叶为原料的酒。
江云:江面上的云彩。
豆秸灰:豆茎燃烧后的灰烬。
行当:即将。
更向:再次。
钗头:发钗顶端。
病起:病愈后。
乌云:比喻女子的黑发。
正作堆:形容头发蓬松如堆。
翻译
蕙草凋零兰花枯萎,返魂香飘进山岭梅花。
几枝残留的绿叶被风吹尽,唯有芬芳在鸟雀啄食中绽放。
在野外小店初次品尝竹叶酒,江上的云彩像要落下豆秆的灰烬。
即将再次在发钗上遇见你,病愈后你的秀发如乌云堆积。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从内容来看,诗人在岐亭道上偶遇梅花,触发了对朋友季常的一种戏谑的情感,通过描写梅花的孤傲和坚韧,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也寓意着对友情的珍视。

"蕙死兰枯菊亦摧,返魂香入岭头梅。" 这两句诗描绘了梅花在其他花朵凋零时依然独自开放的情景,其中蕙、兰、菊都是指不同的花卉,"返魂香"则形象地表达了梅花的香气能令人心旷神怡,仿佛有招魂之效。

"数枝残绿风吹尽,一点芳心雀啅开。" 这两句则描写了梅树在风中摇曳,虽然只剩下几枝残留的绿意,但仍旧有一颗颗花蕾悄然绽放,显示出生命力之强。

接下来的 "野店初尝竹叶酒,江云欲落豆秸灰。" 描述了诗人在野外小店初次品尝到用竹叶制成的酒,同时观察到了天边江云仿佛要降落,伴随着秋收后的稻禾残留物——豆秸的灰烬。这两句增添了一种淡淡的乡土气息和季节感。

"行当更向钗头见,病起乌云正作堆。" 这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再次与梅花相遇,同时也描绘出天空中乌云聚集,似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雨变化。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写照,也象征着诗人内心对于变幻莫测命运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和自然环境的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友谊深厚的情操。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客有言泰山者因思青城旧游有作

我登青城山,云雨顾在下。

月色缟岩谷,欲睡不忍舍。

明朝下半岭,颇怪哀湍泻。

山麓云未归,平地泥没踝。

乃知宿处高,所恨到者寡。

有客谈泰山,昔尝宿石室。

夜分林采变,旸谷看浴日。

九州皆片尘,盛夏犹惨栗。

我闻思一往,安得飞仙术。

但愿齐鲁平,东封扈清跸。

(0)

农舍四首·其一

三农虽隙亦匆忙,穑事何曾一夕忘。

欲晒胡麻愁屡雨,未收荞麦怯新霜。

(0)

题北窗二首·其一

束担还山读旧书,断编终日见唐虞。

千茎白发年华速,一点青灯夜漏徂。

厚价异时空市骨,大呼从昔不成卢。

细思天赋原非薄,跬步门前万顷湖。

(0)

病起初夏

头风间作已全轻,山雨虽频却快晴。

窗外时时度花片,林梢处处送莺声。

地偏无客谈闲事,麦熟逢人乐太平。

不为衰迟辜节物,一瓯羊骆荐朱樱。

(0)

次季长韵回寄

野人蓬户冷如霜,问讯今惟一季长。

旧好自均亲骨肉,新知何怪薄心肠。

开书字字论畴昔,遣使年年有故常。

万念知公扫除尽,见哀底事独难忘。

(0)

出游

举世谁能伴我闲,出游随处一开颜。

系船扛鼎将军庙,秣蹇流觞内史山。

小市况经摇落后,高城回望莽苍间。

归来灯火湖塘晚,指点柴门未上关。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