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帘明月白纷纷,宝鸭香消欲断魂。
侍女错传心上事,错将花柳怨黄昏。
一帘明月白纷纷,宝鸭香消欲断魂。
侍女错传心上事,错将花柳怨黄昏。
这首诗《对月》由明代诗人朱无瑕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下女子的思绪与情感。
首句“一帘明月白纷纷”,以“白纷纷”形容月光洒满帘幕,营造出一片清冷而明亮的夜晚景象,仿佛月光如雪般铺陈开来,给人以视觉上的纯净与宁静感。
次句“宝鸭香消欲断魂”,运用了“宝鸭”这一意象,指的是点燃的香炉中燃烧的香料,其香气在月夜中渐渐消散,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情感的淡漠,仿佛连香气都难以留住,更不用说那些美好的瞬间了。
第三句“侍女错传心上事”,揭示了故事的核心——侍女的误传导致了主人公内心的困扰。这里的“心上事”不仅指爱情中的误会,也可能是对美好事物的渴望或对未来的憧憬,因侍女的错误传达而未能得到妥善处理,从而引发了情感的波澜。
最后一句“错将花柳怨黄昏”,则是对前文情感的总结。女子将错传的心事归咎于黄昏时分的花柳,即自然界的景象,表达了她对现实与理想的落差感到无奈与哀伤。黄昏象征着一天的结束,也是时间流逝的象征,而花柳则代表着生机与美丽,但在这位女子眼中,它们却成了引发愁绪的源头。
整首诗通过对月夜景色的描绘,以及人物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爱情、时间、误会等主题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数遍时贤,谁似云溪,未老得闲。
自抽身州县,归体旧隐,灰心名利,跳出尘寰。
卸却朝衣,笑拈拄杖,日在花阴竹径间。
身轻健,任高眼晏起,渴饮饥餐。
垂弧猛省当年。
且约住春风开寿筵。
况园亭池馆,新奇佳丽,弟兄子侄,歌笑团栾。
绿鬓朱颜,纶巾羽扇,做个人间长寿仙。
霞觞举,愿年年今日,长对南山。
举杯呼月,问神京何在,淮山隐隐。
抚剑频看勋业事,惟有孤忠挺挺。
宫阙腥膻,衣冠沦没,天地凭谁整。
一枰棋坏,救时著数宜紧。
虽是幕府文书,玉关烽火,暂送平安信。
满地干戈犹未戢,毕竟中原谁定。
便欲凌空,飘然直上,拂拭山河影。
倚风长啸,夜深霜露凄冷。
日迟风软花香,因人天气情怀懒。
牡丹谢了,酴醿开後,红稀绿暗。
慵下妆楼,倦吟鸾镜,粉轻脂淡。
叹韶华迤逦,将春归去,沈思处、空肠断。
长是愁蛾不展。
话春心、只凭双燕。
良辰美景,可堪虚负,登临心眼。
雁杳鱼沈,信音难托,水遥山远。
但无言,倚遍阑干十二,对芳天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