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焦桐山集赋得画堂留草本野竹淡时名寄柘乡诸友十三首·其九》
《读焦桐山集赋得画堂留草本野竹淡时名寄柘乡诸友十三首·其九》全文
明 / 谢元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墨魂视剑瘦,鬼语泣天荒。

苔草能延碧,秋兰不忍芳。

柳槐方即序,风雨亦无乡。

何必龙文鲊,石田有禹粮。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略带凄凉的自然景象。首句“墨魂视剑瘦”,以“墨魂”喻诗人之魂魄,与“剑瘦”形成对比,暗示了诗人的孤独与深沉。接着,“鬼语泣天荒”一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鬼魂以情感,表达了对天地荒芜的感慨。

“苔草能延碧,秋兰不忍芳。”这两句运用了拟人和对比的手法,将苔草和秋兰人格化,前者“延碧”展现了生命力的顽强,后者“不忍芳”则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不舍。这种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也隐含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

“柳槐方即序,风雨亦无乡。”柳槐象征着季节的更替,风雨则代表了生活的不确定性与变化。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漂泊感。

最后,“何必龙文鲊,石田有禹粮。”这句话以反问的形式,引出对物质追求的反思。龙文鲊是一种珍贵的食物,但诗中却以“石田有禹粮”来回应,暗示了在自然与朴素生活中的满足与价值。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谢元汴
朝代:明

谢元汴(一六○五—?),字梁也,号霜崖。澄海人。口讷,寡言笑。性颖异,读书过目成诵,博通六经子史。南明隆武元年(一六四五),赴福州投唐王,授兵科给事中。以直忤郑芝龙,革职归里。南明永历二年(一六四八),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猜你喜欢

白侍郎大尹自河南寄示池北新葺水斋即事招宾十四韵兼命同作

公府有高政,新斋池上开。

再吟佳句后,一似画图来。

结搆疏林下,夤缘曲岸隈。

绿波穿户牖,碧甃叠琼瑰。

幽异当轩满,清光绕砌回。

潭心澄晚镜,渠口起晴雷。

瑶草缘堤种,松烟上岛栽。

游鱼惊拨剌,浴鹭喜毰毸。

为客烹林笋,因僧采石苔。

酒瓶常不罄,书案任成堆。

檐外青雀舫,坐中鹦鹉杯。

蒲根抽九节,莲萼捧重台。

芳讯此时到,胜游何日陪。

共讥吴太守,自占洛阳才。

(0)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其三

何处深春好,春深执政家。

恩光贪捧日,贵重不看花。

玉馔堂交印,沙堤柱碍车。

多门一已闭,直道更无斜。

(0)

赠欧阳秀才

桐上知音日下身,道光谁不仰清尘。

偶来水馆逢为客,旧熟诗名似故人。

永日空惊沧海阔,何年重见白头新。

权门要路应行遍,闲伴山夫一夜贫。

(0)

唐乐府十首·其五望归马

东人望归马,马归莲峰下。

莲峰与地平,亦不更徵兵。

(0)

唐乐府十首·其一送征夫

昔送征夫苦,今送征夫乐。

寒衣纵携去,应向归时着。

天子待功成,别造凌烟阁。

(0)

过春秋峡

峭壁苍苍苔色新,无风晴景自胜春。

不知何树幽崖里,腊月开花似北人。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