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长沙九日登东楼观舞·其二》
《长沙九日登东楼观舞·其二》全文
唐 / 李群玉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慢态不能穷,繁姿曲向终。

低回莲破浪,凌乱雪萦风。

坠珥时流盻,修裾欲溯空。

唯愁捉不住,飞去逐惊鸿。

(0)
注释
慢态:缓慢的姿态。
穷:尽头。
繁姿:繁复的舞姿。
曲向:曲折。
低回:轻盈回旋。
莲破浪:莲花破开水波。
凌乱:散乱。
雪萦风:雪花般在风中飞舞。
坠珥:垂落的耳饰。
流盻:凝视流水。
修裾:长裙。
溯空:追逐天空。
捉不住:抓不牢。
飞去:飞逝。
逐惊鸿:追逐惊鸿(惊鸿指飞鸟,常比喻女子轻盈的身姿)。
翻译
悠长的姿态无法穷尽,繁复的舞姿曲折至终。
莲瓣轻盈如破浪前行,雪花般飘逸在风中纷飞。
耳环偶尔随流水凝望,长长的衣摆仿佛要追逐天空。
只担心抓不牢,它会像惊鸿般飞逝而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舞蹈表演的生动画面,通过对比和细腻的语言,展现了舞者优美的舞姿以及观众的心理变化。开篇“慢态不能穷,繁姿曲向终”一句,既赞美舞者的舞态婀娜多姿,又表现出诗人对这种美好场面的无限赞赏和渴望。

接着,“低回莲破浪,凌乱雪萦风”两句,则通过水面上的荷花与波涛、飞舞的雪花与狂风之间的对比,更深化了舞者在舞台上如同飘逸的精神形态。这里“低回莲破浪”的“低回”传递出一种轻盈自如,仿佛是荷花在水波中自在地摇曳,而非主动的破浪;“凌乱雪萦风”则给人以舞者舞步之轻盈,如同雪花在狂风中飞舞而不失其雅致。

第三句“坠珥时流盻,修裾欲溯空”进一步描绘了舞者的装饰和动作,通过“坠珥”的珠饰随着舞者身体的转动而发出悦耳之声,以及“修裾”的长裙在空中飘扬,诗人似乎在追忆那一刻的美妙场景。

最后,“唯愁捉不住,飞去逐惊鸿”则流露出一种对美好瞬间难以捕捉的忧伤,以及面对舞者如同惊鸿一般离去时内心的失落和追念。这里的“唯愁”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把握住这份美丽场景的无奈,而“飞去逐惊鸿”则是对舞者的赞叹,仿佛是在说她的舞姿如同传说中的惊鸿一样,让人难以忘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细入微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使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场舞蹈表演的魅力,以及诗人对美好事物无法持久的深切感慨。

作者介绍
李群玉

李群玉
朝代:唐   字:文山   籍贯:唐代澧州   生辰:808~862

李群玉,唐代澧州人,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上而止”,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
猜你喜欢

梦江彦文

春寒蘋末风尤劲,过雨山林都眼净。

西江天来泻明镜,劈箭孤帆飞小艇。

中有丈人若冰壶,冰为眸子玉作肤。

黄河逆流沧海枯,彷佛羡门丹丘徒。

仙风道骨何敷腴,烟霞之姿远见揖。

弭棹芳洲招我急,野人竭蹶抠衣入。

酌之瑶丹饫琼汁,荐以金桃露犹湿。

禦寇衣袂方泠然,岸巾笑拍洪崖肩。

交梨火枣开心田,木钻石盘今已穿。

青鞋布袜白行缠,游戏人间五百年。

(0)

同二三子步溪上

已恨春风过,犹欣夏日长。

莺喧桑已葚,燕乳麦初芒。

白发悲如许,青鞋乐未央。

归来安客舍,更有北窗凉。

(0)

玲珑四犯

初拨琵琶,未肯信,知音真个稀少。

尽日芳情,萦系玉人怀抱。

须待化作杨花,特地过、旧家池沼。

想绮窗、刺绣迟了,半缕茜茸微绕。

旧时眉妩贪相恼。到春来、为谁浓扫。

新归燕子都曾识,不敢教知道。

长是倦出绣幕,向梦里、重谋一笑。

怎得同携手,花阶月地,把愁勾了。

(0)

蝶恋花·其一

天淡云闲晴昼永。庭户深沈,满地梧桐影。

骨冷魂清如梦醒。梦回犹是前时景。

取次杯盘催酩酊。醉帽频敧,又被风吹正。

踏月归来人已静。恍疑身在蓬莱顶。

(0)

月上瓜洲/相见欢.寓乌夜啼南徐多景楼作

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0)

溪傍梅花初开二首·其一

细挹幽香辨残雪,却惊寒谷独先春。

慇勤为记春风面,他日重来是故人。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