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拨琵琶,未肯信,知音真个稀少。
尽日芳情,萦系玉人怀抱。
须待化作杨花,特地过、旧家池沼。
想绮窗、刺绣迟了,半缕茜茸微绕。
旧时眉妩贪相恼。到春来、为谁浓扫。
新归燕子都曾识,不敢教知道。
长是倦出绣幕,向梦里、重谋一笑。
怎得同携手,花阶月地,把愁勾了。
初拨琵琶,未肯信,知音真个稀少。
尽日芳情,萦系玉人怀抱。
须待化作杨花,特地过、旧家池沼。
想绮窗、刺绣迟了,半缕茜茸微绕。
旧时眉妩贪相恼。到春来、为谁浓扫。
新归燕子都曾识,不敢教知道。
长是倦出绣幕,向梦里、重谋一笑。
怎得同携手,花阶月地,把愁勾了。
这首词作是宋代诗人李从周的作品,名为《玲珑四犯》。词中充满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不舍,以及对知音难求的感慨。
"初拨琵琶,未肯信,知音真个稀少。"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弹奏琵琶时,对于真正能理解自己音乐的人渺茫无期的感叹。这里的“知音”指的是能够理解和欣赏自己艺术的人,而非泛指普通的听众。
"尽日芳情,萦系玉人怀抱。"
此处“芳情”是对美好时光的情感流露,“萦系”则形容缠绵的情意,而“玉人”常用以比喻美丽的女性或理想中的爱人。在这句中,诗人将自己的情感深深地系于心爱之人的怀抱。
"须待化作杨花,特地过、旧家池沼。"
诗人希望自己的情感能够如同春日里飘落的柳絮(“杨花”)一般,轻盈而不为人察觉,并且愿意回到旧时的家园,即使那只是一片池塘。
"想绮窗、刺绣迟了,半缕茜茸微绕。"
这两句描写的是诗人对往昔美好事物的怀念,特别是那些细腻入微的情感和记忆。这里的“绮窗”、“刺绣”都是古代女子在窗前进行精致刺绣的场景,而“迟了”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淡漠。
"旧时眉妩贪相恼。"
这一句中,“眉妩”是指眼神间的情意流露,诗人在回顾往昔时,那些微妙的情感交流,如今只能留在记忆之中。
"到春来、为谁浓扫。"
春天的到来总让人联想起往事,而“浓扫”则是形容春日里细雨绵绵的景象,诗人在问自己,这样的景色,是为谁留恋呢?
"新归燕子都曾识,不敢教知道。"
这里,“新归燕子”指的是归来的燕子,即春天到来时的燕子,而“都曾识”则表明这些都是诗人熟知的情感和记忆。但是,这些往事如今已不再提起,因为它们已经随风而逝,成了过眼云烟。
"长是倦出绣幕,向梦里、重谋一笑。"
此句中,“长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而“倦出绣幕”则形容诗人对于那些精致刺绣的窗扉已经感到疲惫,不再期待。但即便如此,他仍然向往于梦境之中,再次寻找那一丝笑颜。
"怎得同携手,花阶月地, 把愁勾了。"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无限眷恋,以及想要与心爱之人共同步入花开月明的景色中,将所有的忧愁和烦恼都抛在脑后。
总体来说,这首词作充满了对美好往昔的怀念,诗人通过琵琶、旧家池沼、绣窗等意象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世界。这些意象既富有画面感,又蕴含深厚的情感,是宋代词坛上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息念忘怀心晏如,随宜生计不求馀。
汲泉自溉新栽竹,借本重添旧欠书。
唯仰酒杯相慰暖,敢嗟容鬓渐凋疏。
澄波桥北多嫌远,少有交朋到我居。
红日当楼,绣屏开、风裀舞花随步。
绛拂佩兰,香染妆梅,仿佛紫烟真侣。
雪消池馆年年会,玻璃泛、小槽新注。弄箫语。
云璈未彻,暖回芳树。瑶检曾攽寿缕。
好系日萦春,驭鸾深驻。
桂殿影寒,蓬山波阔,未似彩衣庭户。
坐看鹤鬓云来戏,重重拜、天阶雨露。纵游处。
人间遍寻洞府。
烟昏海树春,草木有秋色。
登临翻百忧,念子将远适。
子如楸柏桑,那有十围杙。
长年百僚底,许国心自赤。
光明一朝去,枥骥得暂释。
边尘暗江水,此事未闻昔。
咨询勤衮衣,谋议困肉食。
将军纵失伍,战士轻笑百。
腥风郁义气,血污土花碧。
机牙不先坏,百发恐未息。
近闻管夷吾,御敌富长策。
能持一钩金,力转万钧石。
子行勿俟驾,当宁方侧席。
时危急良筹,如救火下积。
置身倘有地,肤发讵足惜。
王纲有关纽,着处在一拍。
言大终少成,图多易生惑。
向来宣对间,未必有可绩。
徐行要好步,遇险各努力。
明年取金印,快我歌壤击。
《送王三十六机宜召赴行在》【宋·李弥逊】烟昏海树春,草木有秋色。登临翻百忧,念子将远适。子如楸柏桑,那有十围杙。长年百僚底,许国心自赤。光明一朝去,枥骥得暂释。边尘暗江水,此事未闻昔。咨询勤衮衣,谋议困肉食。将军纵失伍,战士轻笑百。腥风郁义气,血污土花碧。机牙不先坏,百发恐未息。近闻管夷吾,御敌富长策。能持一钩金,力转万钧石。子行勿俟驾,当宁方侧席。时危急良筹,如救火下积。置身倘有地,肤发讵足惜。王纲有关纽,着处在一拍。言大终少成,图多易生惑。向来宣对间,未必有可绩。徐行要好步,遇险各努力。明年取金印,快我歌壤击。
https://shici.929r.com/shici/KqFsI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