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居杂咏·其九》
《秋居杂咏·其九》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古风

公园十亩馀,日陟亦成趣。

浮阴未全收,晴沙已胜步。

杖藜相与行,童稚杂冠履。

枯鱼泳微澜,悴菊饮晞露。

欣物各有时,抚怀偶轩虑。

安得三径馀,诛茅种瓜芋。

(0)
翻译
公园占地十多亩,每日登山也成乐趣。
阴影尚未完全消散,晴朗的沙滩已经适宜漫步。
我们拄着藜杖一起行走,孩子们穿着各式衣服跟随。
枯萎的鱼在微微荡漾的水波中游动,憔悴的菊花喝着清晨的露水。
欣赏万物各有其时,心中感触不禁引发深思。
如何能有三径之外的闲地,砍除杂草种植瓜果蔬菜。
注释
公园:指城市或私人园林。
陟:登高。
浮阴:浮动的阴凉。
收:消失。
晴沙:晴天的沙滩。
胜步:更适合散步。
杖藜:藜杖,古代常用的拐杖。
童稚:儿童。
枯鱼:干涸或衰老的鱼。
微澜:小波纹。
悴菊:憔悴的菊花。
晞露:清晨的露水。
欣物:欣赏万物。
轩虑:深沉的思考。
三径:古代隐士住处的小路。
诛茅:砍除茅草。
种瓜芋:种植瓜和芋头,象征田园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秋日公园生活图景。开篇“公园十亩馀,日陟亦成趣”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环境的享受与喜爱。“浮阴未全收,晴沙已胜步”则是说尽管天空中还有浮动的云层,但已经足以让人在晴朗的沙地上行走。

“杖藜相与行,童稚杂冠履”一句,通过老人持藜草作手杖,与孩子们一同散步的情景,展示了年龄跨度的人们共同享受自然美好的画面。紧接着,“枯鱼泳微澜,悴菊饮晞露”描绘了即使是干涸的鱼也在细小的波纹中游动,而凋谢的菊花也在吸收着露水,这些生灵都在各自的小世界里找到活力。

“欣物各有时,抚怀偶轩虑”表达了作者对万物各得其所、随季节变化而感到的欣赏之情和偶尔的沉思。最后,“安得三径馀,诛茅种瓜芋”则是诗人表达了希望能够拥有几亩自己的田地,以便种植瓜果蔬菜,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平淡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内心安宁的愿望。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偶题

作书与蜀客,止为求知音。

不料缘素丝,却与多黄金。

今情既已异,古意何由寻。

一笑陶靖节,雅趣无弦琴。

(0)

张公洞

天上骡踪竟不回,洞门深闭密封苔。

神光夜烛烧丹灶,淑气晴薰讲易台。

瑶草春肥仙去远,紫芝云暖鹤归来。

清游喜挟三茅客,杖履凌空雾雨开。

(0)

御苑采茶歌十首·其二

采采东方尚未明,玉芽同护见心诚。

时歌一曲青山里,便是春风陌上声。

(0)

江边客舍

轻寒无赖入征裘,野水闲云总是愁。

极目远山横霭外,数声鸣橹过蘋洲。

(0)

点绛唇·其六

玳席华筵,嘉宾环集三千履。兰膏芬芷。

一簇红莲里。花覆玉郎,苒苒青衫美。咸倾企。

小登科第。有底新桃李。

(0)

和刘寺簿韵就述丐祠意

衡湘风物佳,微产亦丰美。

清腴足粳稻,隽永到梨柿。

一饱自有馀,此乐渠有涘。

况逢使君贤,公馀多燕喜。

新诗且间作,健笔时一泚。

形骸了区别,肝胆洞遐迩。

言论斯霭如,旨意不忘起。

梧槚良栽培,稂莠早耘耔。

我愚莫孰何,流辈敢伦儗。

每闻循循诱,敢愧空空鄙。

高堂有白发,富贵宁羡彼。

丐公成此心,万事欢菽水。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