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马嵬二首·其一》
《过马嵬二首·其一》全文
唐 / 李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路至墙垣问樵者,顾予云是太真宫。

太真血染马蹄尽,朱阁影随天际空。

丹壑不闻歌吹夜,玉阶唯有薜萝风。

世人莫重霓裳曲,曾致干戈是此中。

(0)
注释
路:道路。
至:到。
墙垣:城墙。
问:询问。
樵者:樵夫。
顾:回头看。
予:我。
云:说。
是:就是。
太真:杨贵妃。
血:鲜血。
马蹄:马蹄。
尽:全部。
朱阁:红色的楼阁。
影:影子。
天际:天边。
空:空荡。
丹壑:深谷。
歌吹:歌声和乐声。
夜:夜晚。
玉阶:玉石台阶。
唯有:只有。
薜萝:薜荔和萝藤。
风:风。
世人:世人。
重:重视。
霓裳曲:霓裳羽衣曲(唐代宫廷乐曲)。
曾:曾经。
致:导致。
干戈:战争。
此中:这里。
翻译
我向砍柴人打听路径,他告诉我这是太真宫。
太真的鲜血染红了马蹄,宫殿的红阁只剩天边倒影。
夜晚山谷中听不到歌声乐声,只有玉阶上的薜荔萝藤在风中摇曳。
世人不应只看重那霓裳羽衣曲,它曾引发战乱就发生在这里。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边塞荒凉景象和历史沧桑变化的七言绝句。诗人以一种回顾历史、感慨万千的情怀,表达了对过往英雄事迹的追思与怀念。

首先,“路至墙垣问樵者,顾予云是太真宫”两句,设定了一个场景:诗人行走到了一处古老的建筑废墟前,询问打柴的人,这里曾经是唐朝著名道士李靖(被尊称为“太真公”)所建的宫殿。这个开篇就点明了历史的痕迹和诗人的情感导向。

接下来的两句,“太真血染马蹄尽,朱阁影随天际空”,通过对比手法强烈地渲染了当年的战乱与今日的荒凉。李靖宫殿曾经沐浴在战争的血腥之中,现在却只剩下空中的红色建筑影子,映衬出历史的凄凉和自然的苍茫。

“丹壑不闻歌吹夜,玉阶唯有薜萝风”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这座宫殿今昔的对比。过去,这里可能是欢声笑语、歌舞升平之地;而现在,只剩下荒凉的玉阶,以及在夜晚飘拂的薜萝风声,给人以深深的历史沧桑感。

最后,“世人莫重霓裳曲,曾致干戈是此中”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沉思。人们往往不再重视那些古老的歌曲和故事,但正是在这里发生过许多战争和英雄事迹。这既是对历史记忆的呼唤,也是对当下冷漠态度的一种批判。

这首诗通过景物的描绘,传达了时间流逝、历史变迁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体验。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卓越的艺术才华,更反映出唐代文人对于历史的深切关怀。

作者介绍
李益

李益
朝代:唐   字:君虞   生辰:约750—约830

李益(约750—约830),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猜你喜欢

宫词·其三

金屋无人奉属车,君王初诵上青书。

日长不用教歌舞,自绕琪坛学步虚。

(0)

正德宫词二十首·其六

窄衫盘凤称身裁,玉靶雕弓月样开。

红粉别依回鹘队,君王亲自虎城来。

(0)

同林兴祚登台城

寺侧寻山径,从空古蝶平。

湖头舟不系,树杪叶无声。

落日寒秋壑,飞烟薄暮城。

归鸦声不住,相与怆游情。

(0)

囊山雨夜集

寺如蜂舍挂崔嵬,尊酒偏宜向暮开。

春雨灯前僧共话,麻姑道上客初回。

窗蕉叶响时清耳,林橘花香夜到杯。

不是吾曹耽胜事,杉关竹院冷苍苔。

(0)

春日移居六首·其三

负郭久无田,幽居仅数椽。

绿尊堪累月,青镜不藏年。

客至渔樵半,狂来笑语偏。

周颙有猿鹤,尚在北山颠。

(0)

春日移居六首·其二

蹇士何须赋,幽人不厌寻。

有时忽大笑,无事只长吟。

闻道晚知浅,结交贫觉深。

涧边芳草色,消尽一春心。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