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出云霄一丈探,诸峰高下护晴岚。
丹成兔臼香生杵,影见龙津月在潭。
洞暖有花因七七,云深无语住三三。
粥鱼敲动山林兴,合傍浮丘去结庵。
秀出云霄一丈探,诸峰高下护晴岚。
丹成兔臼香生杵,影见龙津月在潭。
洞暖有花因七七,云深无语住三三。
粥鱼敲动山林兴,合傍浮丘去结庵。
这首诗描绘了黄山秀美的自然景象和诗人游历的感悟。首句“秀出云霄一丈探”形象地写出黄山山峰直插云霄的壮观,仿佛探头向天际。次句“诸峰高下护晴岚”则展现了群峰环绕,如卫士般守护着山间的晴朗云雾,营造出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丹成兔臼香生杵”运用神话传说,暗示山中丹药炼成,香气四溢,增添了神秘色彩。接下来“影见龙津月在潭”描绘了月光洒在深潭中的景象,显得静谧而幽深。诗人进一步描述洞穴温暖花开,与七七之数相关,暗示着神秘的宗教或文化意义,以及山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云深无语住三三”描绘了山中隐居生活的寂寥与超然,而“粥鱼敲动山林兴”则以寻常生活中的煮粥声,带出山林生活的乐趣和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最后,诗人表达了想要追随仙人浮丘,在此结庵隐居的愿望,流露出对自然与超脱世俗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黄山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憧憬,体现了宋诗清新淡雅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