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喜吼万慧均二公从匡庐奉佛舍利还·其三》
《喜吼万慧均二公从匡庐奉佛舍利还·其三》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何曾幻相是如来,好眼当从幻处开。

惊得莲花抽宝燄,大千无地着寒灰。

(0)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对佛教思想的独特见解。首句“何曾幻相是如来”,直接挑战了对现实与虚幻的传统认知,提出了一种超越表象、直击本质的思考方式。接着,“好眼当从幻处开”则鼓励人们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审视和理解世界的复杂性,认为真正的洞察力往往源自对表面现象的深入探究。

“惊得莲花抽宝焰”这一句,运用了莲花这一佛教中常用来象征纯洁与智慧的意象,通过“抽宝焰”的动态描绘,形象地表达了在深刻理解和领悟之后,内心世界将涌现出智慧之光,如同莲花绽放时的光芒。这种光芒不仅照亮了个人的心灵,也有可能影响到更广阔的世界。

最后一句“大千无地着寒灰”,以“大千世界”为背景,强调了宇宙的无限性和生命的脆弱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寒灰象征着生命的消逝或心灵的沉寂。这句话暗示,在面对宇宙的浩瀚与生命的短暂时,人们应当珍惜每一刻,让心灵保持温暖与活力,避免陷入冷漠或绝望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佛教哲学的独到解读,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自我认知的深度以及如何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光明与热情。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题宝积寺

乱馀山路少人行,古寺閒花满径生。

铁铸真僧重过火,土颓金像不知名。

石幢有咒云常护,香阁无基草自平。

头白樵夫频向说,十年岩壑罢春耕。

(0)

游七星岩同黎美周梁渐子何景玮诸子赋·其二

荷香千顷浸漫漫,洞口繁阴翠露漙。

蝙蝠舞频深处热,琉璃光淡暗中寒。

凭将石乳醒春醉,袖得流霞拌晚餐。

闻道清音山水发,更寻钟鼓礼仙坛。

(0)

采莲曲

瞥见出花边,容与未肯前。

侬肱生似藕,郎面恰如莲。

风暖疑为雨,月明犹在烟。

棹歌方欲歇,何处复相连。

(0)

咏望夫石

陟彼崔嵬望稿砧,愁容无古复无今。

一峰屹立如人影,万劫难移匪石心。

螺髻蓬飞青草乱,蛾眉煤画绿苔侵。

归帆数遍穷消息,时听清猿两岸吟。

(0)

咏牡丹用前韵

半似天仙半似神,半如崔氏镜中真。

香迷五百烟花阵,色妒三千粉黛人。

细雨微霏滋艳质,暖云重叠护芳尘。

纷纷红紫争明媚,占尽风流富贵春。

(0)

武陵图

峰峦回合树青葱,茅屋参差一径通。

匝地藤萝云护绿,满林桃杏雨含红。

丝桐夜抚梅边月,石榻晴眠竹外风。

避世已拚天下事,出山应笑紫芝翁。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