瞥见出花边,容与未肯前。
侬肱生似藕,郎面恰如莲。
风暖疑为雨,月明犹在烟。
棹歌方欲歇,何处复相连。
瞥见出花边,容与未肯前。
侬肱生似藕,郎面恰如莲。
风暖疑为雨,月明犹在烟。
棹歌方欲歇,何处复相连。
这首《采莲曲》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采莲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采莲女与荷塘中的景象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
首句“瞥见出花边,容与未肯前”,开篇即以“瞥见”二字,勾勒出采莲女轻盈的身影,仿佛不经意间从荷花丛中掠过,留下一抹淡淡的影子。这里的“花边”不仅指荷花,也暗喻了采莲女的美丽与优雅,她如同一朵盛开的荷花,既独立又融入自然之中。
接着,“侬肱生似藕,郎面恰如莲”,这两句运用比喻,将采莲女的双臂比作藕,柔软而富有弹性;将采莲郎的脸庞比作莲花,清秀而纯净。这种形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人物的外貌特征,更寓意着他们之间纯洁无瑕的情感交流。
“风暖疑为雨,月明犹在烟”,这两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神秘的氛围。微风拂过,似乎带来了细雨,但月光依然透过薄雾,照亮了整个荷塘。这样的景象,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微妙变化。
最后,“棹歌方欲歇,何处复相连”,棹歌是采莲人划船时唱的歌曲,随着歌声的渐渐消逝,采莲女与采莲郎之间的联系似乎也变得模糊起来。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分离,而是预示着新的相遇和连接,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整体而言,《采莲曲》通过对采莲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物情感的巧妙刻画,展现了一种清新脱俗、充满诗意的生活态度。它不仅是一首关于自然美景的赞歌,更是对美好情感的颂扬,让人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蜀虽云乐土,民勤过四方。
寸壤不容隙,仅能充岁粮,间或容墮孏,曷能备凶痒。
所以农桑具,市易时相望。
野氓集广鄽,众贾趋宝坊。
惇本诚急务,戒其靡愆常。
兹会良足喜,后贤勿忽忘。
初岁二之日,言出东城闉。
缇骑隘重乳,淤车坌行尘。
原野信滋腴,景物争光新。
青畴隐遥壩,弱柳垂芳津。
隐卒具威械,祭墦列重茵。
俗尚各有时,孝思情则均。
归途喧鼓铙,聚观无富贫。
坤隅地力狭,百业常苦辛。
设微行乐事,何由裕斯民。
守侯其勉旃,亦足彰吾仁。
予赏观四方,无不乐嬉游。
惟兹全蜀区,民物繁它州。
春宵宝灯然,锦里香烟浮。
连城悉奔骛,千里穷边陬。
衯裶合绣袂,辘轳驰香辀。
人声辰雷远,火树华星稠。
鼓吹匝地喧,月光斜汉流。
欢多无永漏,坐久凭高楼。
民心感上恩,释呗歌神猷。
齐音祝东北,帝寿长嵩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