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出蒙霜雪,重来历岁时。
赠师拄杖子,似我簸箕儿。
芳草随西度,岩花向北垂。
莫忘香一瓣,沧海白鸥期。
远出蒙霜雪,重来历岁时。
赠师拄杖子,似我簸箕儿。
芳草随西度,岩花向北垂。
莫忘香一瓣,沧海白鸥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石的作品,名为《送澄师还昭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股淡远的情怀和深厚的师生情谊。
“远出蒙霜雪,重来历岁时。” 这两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以及人生的轮回。霜雪代表着冬天,也象征着岁月的积淀,而“重来”则显示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反复思念。
“赠师拄杖子,似我簸箕儿。” 这里,“赠师”指的是送别,表达了对师傅离别之情。拄杖和簸箕都是生活中的简单物品,但在这里却承载着深厚的情感,象征着诗人与师傅之间的关系亲密无间。
“芳草随西度,岩花向北垂。”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观,芳草和岩花都是时间流逝中依然美丽的存在,它们似乎在诉说着生命的坚韧与美好。
“莫忘香一瓣,沧海白鸥期。” 最后这两句诗语充满了深情。诗人希望师傅不要忘记他们之间的友情,就像那沧海中的白鸥一样,永恒不变。这里,“香一瓣”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香气,而“沧海白鸥期”则是一种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抒写了诗人对师傅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友情长存的美好愿望。
昭代承平日,车书万国同。
华夷歌至德,民物囿淳风。
土宇今何广,京师古所崇。
龙飞乘大运,鸠聚役群工。
郢也操戕斧,垂哉立斲砻。
经营来子庶,奄忽见神功。
日月光三殿,乾坤辟两宫。
词司星拱北,庶府水朝东。
扑地檐楹众,参天栋宇隆。
螭头蹲雾豹,珠网绚朝红。
大势千秋壮,宏规百度雄。
巍峨齐景亳,辉赫过岐丰。
帝业垂无极,人心仰建中。
赋诗纪成绩,三祝效呼嵩。
晴山高且閒,晴云淡而白。
山似高人云作衣,人似门云着山色。
山色青青常对门,溪居浑似武陵源。
半潭林影花枝静,十里松声地籁喧。
芝兰猗猗香满室,丽泽南来有滋益。
青入湘帘山市春,凉生书案芸香夕。
故人抱琴千里来,白日轩几无纤埃。
悠悠远托知音赏,莫使衡门掩绿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