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渡淮》
《渡淮》全文
明 / 宗臣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白日下山川,飘飖御方舟。

波浪漫浩浩,箫鼓发中流。

中流振天风,鱼龙莽沉浮。

恍忽对混沌,须臾过千䑼。

黄河天上来,奔淜不可留。

万里起寒色,浮云黯不收。

范生思击楫,仲尼叹乘桴。

寥寥千载后,壮哉复此游。

(0)
鉴赏

这首《渡淮》是明代文学家宗臣所作,通过描绘渡过淮河时的壮丽景象和历史人物的典故,展现了诗人豪迈的情怀与深沉的历史感。

首句“白日下山川”,以日落之景开篇,营造出一种壮阔而略带悲凉的氛围。接着“飘飖御方舟”一句,点明了渡河的场景,舟行水上,与天相接,给人一种飘渺之感。随后,“波浪漫浩浩,箫鼓发中流”两句,描绘了水面波涛汹涌,舟中乐声悠扬的画面,动静结合,生动地展现了渡河时的壮观景象。

“中流振天风,鱼龙莽沉浮”进一步渲染了渡河时的自然环境,狂风呼啸,鱼龙在水中翻腾,既表现了自然界的雄浑力量,也暗示了人生的起伏不定。接下来“恍忽对混沌,须臾过千䑼”则运用了象征手法,将渡河的过程比作穿越混沌,短暂而迅速,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黄河天上来,奔淜不可留”一句,借黄河的奔腾不息,寓意人生道路的无尽追求与不可阻挡。紧接着“万里起寒色,浮云黯不收”描绘了辽阔的视野中,寒气弥漫,云层低垂,暗喻世事的变幻莫测与人生的孤独。

最后,“范生思击楫,仲尼叹乘桴”引用了范蠡和孔子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对自身命运的反思。“寥寥千载后,壮哉复此游”则总结全诗,强调了渡河这一行为在历史长河中的意义,以及诗人面对历史与现实的豪情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历史典故,展现了宗臣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他那豪放不羁、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宗臣

宗臣
朝代:明   字:子相   号:方城山人   籍贯:兴化(今属江苏兴化)   生辰:1525~1560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猜你喜欢

上饶祥符寺山亭

联舟以为梁,度溪即幽寺。

危亭蹑层云,远日得以肆。

城中楼阁多,水外峰峦翠。

地主喜载酒,相从车马萃。

客心正悠悠,严闉促回辔。

(0)

白石洞天

此境曾闻父老传,顷无凡迹到岩颠。

青霄咫尺不多地,碧洞深沉第几天。

千古烟霞真胜境,一方水石最清渊。

我行聊慰登临兴,着意来游已四年。

(0)

簪屣

堂上歌声想遏云,玉人休整碧纱裙。

妆残粉落胭脂晕,饮剧杯深琥珀纹。

簪屣定知高楚客,笑谈应好却秦军。

莫辞上马玉山倒,已是迟留至夜分。

(0)

元次山居

峿台倚溪云,痦亭枕溪石。

水石竞奇丽,中有漫郎宅。

(0)

和邓忠臣《和文潜嘲无咎夜起明灯诵予诗》

秋风落尽千林叶,恰似并州快剪刀。

香冷洞房归末得,一窗明月读离骚。

(0)

试心石

屏列郡南隅,子真常此憩。

雨欲泽人间,云霞先掩蔽。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