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调歌头·其二十二》
《水调歌头·其二十二》全文
宋 / 刘辰翁   形式: 词  词牌: 水调歌头

天地有中气,第一是中元。

新秋七七,月出河汉斗牛间。

正是使君初度,如见中州河岳,绿鬓又朱颜。

茎露一杯酒,清彻瑞人寰。大暑退,潢潦净,彩云斑。

三壬三甲厚重,屹不动如山。

从此五风十雨,自可三年一日,香寝镇狮蛮。

起舞愿公寿,未可愿公还。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刘辰翁所作,名为《水调歌头·其二十二》。诗中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生况味,展现了诗人的深邃情感和高远志趣。

“天地有中气,第一是中元。”开篇即以宏大的视野,描绘出宇宙间的中央之气,并将其比喻为最重要的“中元”,可能指的是秋季或某种平衡状态的象征。

“新秋七七,月出河汉斗牛间。”随后转入具体景物的描述,诗人以七夕(中国的情人节)为背景,描绘出初秋时分的明月,它从黄河与银河之间升起,再现星象中的斗牛之形。

“正是使君初度,如见中州河岳,绿鬓又朱颜。”此处诗人借景抒情,用“使君”自指,表达自己初次经历某种重要时刻的感受。中州河岳可能代表着诗人的故乡或心中的某个理想之地,而“绿鬓又朱颜”则是对青春不再或者美好时光难以复返的无奈与留恋。

“茎露一杯酒,清彻瑞人寰。”诗人在此转向内心的抒发,用“茎露”(一种植物)代指自己微小而又清醒的感受,以“一杯酒”象征着清洁、纯净的心灵状态。

“大暑退,潢潦净,彩云斑。”随后诗人转向自然界的描绘,大暑之退意味着炎热夏季的结束,而“潢潦净”则是对秋天清新的水质的赞美。彩云斑可能象征着秋日多变而又绚烂的云彩。

“三壬三甲厚重,屹不动如山。”此处诗人用“三壬三甲”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沉稳,“屹不动如山”则形象地表达了坚不可摧、稳如泰山的状态。

“从此五风十雨,自可三年一日,香寝镇狮蛮。”诗人在这里预言未来可能会经历五种风(变化)和十种雨(挑战),而自己则能够安然渡过这三年时间,就像香寝能镇静狮蛮(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凶兽)。

“起舞愿公寿,未可愿公还。”结尾处诗人表达出对朋友或君主的祝福之情,希望对方能够健康长寿,而自己则不愿意与其告别。

这首诗以其深远的思想和精美的语言,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抒情色彩的佳作。

作者介绍
刘辰翁

刘辰翁
朝代:宋   字:会孟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生辰:1233.2.4—1297.2.12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词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风格取法苏辛而又自成一体,豪放沉郁而不求藻饰,真挚动人,力透纸背。作词数量位居宋朝第三,仅次于辛弃疾、苏轼。代表作品《兰陵王·丙子送春》《永遇乐·璧月初晴》等。
猜你喜欢

哭韦缵

一死嗟谁托,馀生苦自怜。

已悲形吊影,竟觉夜如年。

野哭沉山月,新坟閟陇烟。

杳无重见日,徒有泪潸然。

(0)

入百记望王岭诸峰

何许龙移宅,犹传鹤驻骖。

山连王子洞,水落圣官潭。

结屋蟠虚壁,烧畬上翠岚。

十年厌奔走,吾意托东南。

(0)

送邹明道归吉水

令尹方兴学,先生乃赋归。

清秋辞俎豆,白首望庭闱。

云薄千峰出,江深一雁飞。

溶溶墨潭日,偏照老莱衣。

(0)

次颜用行留别韵二首·其二

叹息泸源上,何时寇盗平。

凄凉惊往事,浩荡怯孤征。

世乱欢娱少,时危出处轻。

送行频惜别,落日最伤情。

(0)

往游流江坐溪南追忆如川隐君感赋三首·其二

兰玉照庭除,松楸掩墓墟。

人犹思挂剑,孙已解摊书。

独往青山在,重来白发疏。

平生知己恨,下马更踟蹰。

(0)

宿西华有怀萧鹏举并柬同游者

山光上寥阒,海气接鸿庞。

月近全当户,天垂半入江。

买泉苍石洞,送酒白云窗。

却忆滁阳客,东游滞短艭。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