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玉照庭除,松楸掩墓墟。
人犹思挂剑,孙已解摊书。
独往青山在,重来白发疏。
平生知己恨,下马更踟蹰。
兰玉照庭除,松楸掩墓墟。
人犹思挂剑,孙已解摊书。
独往青山在,重来白发疏。
平生知己恨,下马更踟蹰。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往游流江坐溪南追忆如川隐君感赋三首(其二)》描绘了诗人对故友的深深怀念。首句“兰玉照庭除”,以兰花和美玉比喻友人的高洁品质,映照出庭院的清雅氛围。次句“松楸掩墓墟”则暗示友人已逝,墓地被松树和楸树围绕,营造出凄凉而庄重的气氛。
“人犹思挂剑”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英勇精神的追忆,仿佛还能看到他挂剑的豪情;“孙已解摊书”则寓言友人的后辈已开始阅读他的遗作,延续着他的智慧与学识。接下来,“独往青山在”描绘了诗人独自前往青山,睹物思人,倍感孤独;“重来白发疏”则感慨时光荏苒,自己已添白发,物是人非。
最后两句“平生知己恨,下马更踟蹰”直抒胸臆,诗人表达对知己的深深遗憾和怀念,每次经过此地,都会驻足不前,内心充满惆怅。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往事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故去友人的深深哀思。
花在舞楼空,年年依旧红。
泪光停晓露,愁态倚春风。
开处妾先死,落时君亦终。
东流两三片,应在夜泉中。
飞度龙山下远空,拂檐萦竹昼濛濛。
知君吟罢意无限,曾听玉堂歌北风。
清秋寿原上,诏拜承吉卜。
尝读贞观书,及兹幸斋沐。
文皇昔潜耀,隋季自颠覆。
抚运斯顺人,救焚非逐鹿。
神祇戴元圣,君父纳大麓。
良将授兵符,直臣调鼎餗。
无疆传庆祚,有截荷亭育。
仙驭淩紫氛,神游弃黄屋。
方祗护山迹,先正陪岩腹。
杳杳九嵏深,沈沈万灵肃。
鸟飞田已辟,龙去云犹簇。
金气爽林峦,乾冈走崖谷。
吾皇弘孝理,率士蒙景福。
拥佑乃清夷,威灵谅回复。
礼承三公重,心愧二卿禄。
展敬何所伸,曾以斧山木。
寥落留三径,柴扉对楚江。
蟏蛸集暗壁,蜥蜴走寒窗。
松盖欹书幌,苔衣上酒缸。
平生断金契,到此泪成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