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送郑季生赴都补选》
《寄送郑季生赴都补选》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古风

黄金台畔七年前,野僧添钵擎朝烟。

雪瘦?毵归绝域,相逢郑谷偏留连。

郑君气格五色锦,翠云裘着斑玉笋。

文体风流亚大苏,轻世重道世所无。

捉麈天花虽未雨,霜飘雪荡心魂孤。

长安贵客如玉丛,不谈此道空悤悤。

芦沟之水有针投,千古万古开心胸。

我返仙羊君亦归,去年相见更玲珑。

鹤岭松风西湖月,行座摩娑无巧拙。

道质化为火里莲,宝剑当空恣予夺。

学术取为干国材,逸足终当一超绝。

今冬结束复出关,袖中富贵气本閒。

毗卢印佩黎元喜,世出世间无远迩。

送君翘首隔罗浮,飞烟簇簇乘风起。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释今无所作的《寄送郑季生赴都补选》。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郑季生分别时的情景,以及对郑季生才华和品德的赞美。

首句“黄金台畔七年前”,以典故黄金台比喻昔日的相聚,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伤感。接着,“野僧添钵擎朝烟”描绘了僧人手持饭钵,晨雾缭绕的场景,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禅意的氛围。

“雪瘦?毵归绝域”中的“?毵”可能是指细长的枝条或草木,这里用来形容友人归途的孤独与艰难。“相逢郑谷偏留连”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郑君气格五色锦,翠云裘着斑玉笋。文体风流亚大苏,轻世重道世所无”是对郑季生才华和人格的高度赞扬,将他比作色彩斑斓的锦缎和穿着翠云裘、玉笋的贵族,同时指出他的文风与才情堪比苏轼,且在世事面前轻视名利,重视道义。

“捉麈天花虽未雨,霜飘雪荡心魂孤”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内心世界的理解与同情,即使没有直接的风雨,但内心的孤独与寒冷依旧存在。

“长安贵客如玉丛,不谈此道空悤-cn”则批评了京城中那些只知追求物质享受而不关心精神追求的贵族,反衬出郑季生的与众不同。

“芦沟之水有针投,千古万古开心胸”以芦沟之水比喻时间的流逝,强调郑季生的精神追求将永远铭记于心。

最后,“我返仙羊君亦归,去年相见更玲珑。鹤岭松风西湖月,行座摩娑无巧拙。道质化为火里莲,宝剑当空恣予夺。学术取为干国材,逸足终当一超绝。今冬结束复出关,袖中富贵气本闲。毗卢印佩黎元喜,世出世间无远迩。送君翘首隔罗浮,飞烟簇簇乘风起”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以及对友人未来道路的祝福与期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高远的志趣。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过慈感知古阇黎为童行落发留饭偶已食不果留

晓冲轻浪远烟迷,闻道方为训导师。

绿发小童辞俗日,白头老子泛舟时。

自缘旅客蔬盘早,不是阇黎钟饭迟。

欲别殷勤更留客,逢君知是旧相知。

(0)

寄题韩勉夫枝巢·其一

万物各有性,逍摇即自安。

均鸠得巢易,躁蟹寄身难。

莫羡高头树,须防静处丸。

如今洛阳第,谁到子孙看。

(0)

重九日至云号

梯山七千丈,接迹上清虚。

钟杂钧天奏,僧参梵帝居。

摄衣鹏展背,洒墨雁添书。

今日登高眼,平生总不如。

(0)

和曾谹父中秋前六日二诗·其二

谁将兔消长,用卜月阴晴。

三穴由来暗,中天本自明。

金盆如未满,玉斝为谁倾。

处处随人去,长空不送迎。

(0)

紫极二仙翁祠

方内人过方外游,两翁身世等浮沤。

何如添作三高士,为有平生一水丘。

(0)

赵康州徐节孝祠

康州义烈光千载,徐老勤劬尽一身。

及到成名略相等,须知忠孝是同伦。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