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负空箧,满贮不十金。
自知荷叶命,蓄水终难任。
抱牍苦不治,抱瓮苦不深。
安得清神药,止我狂华心。
苦吟终为病,不苦不成吟。
飞思入九渊,捃拾到虫禽。
闻说三天顶,别有无忧林。
何日陟其颠,洗耳听仙琴。
年年负空箧,满贮不十金。
自知荷叶命,蓄水终难任。
抱牍苦不治,抱瓮苦不深。
安得清神药,止我狂华心。
苦吟终为病,不苦不成吟。
飞思入九渊,捃拾到虫禽。
闻说三天顶,别有无忧林。
何日陟其颠,洗耳听仙琴。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的《湖上别同方子公赋》组诗中的第六首。全诗以抒情为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首句“年年负空箧,满贮不十金”描绘了诗人生活贫困、物质匮乏的现状,以“空箧”与“不十金”形成鲜明对比,流露出一种无奈与辛酸。接着,“自知荷叶命,蓄水终难任”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如同荷叶般脆弱的命运,虽有蓄水之能,却难以承受生活的重压,暗含着对现实的无力感。
“抱牍苦不治,抱瓮苦不深”两句,通过“牍”(文书)与“瓮”(容器)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面对繁杂事务与生活压力时的困扰与挣扎。“安得清神药,止我狂华心”则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心灵的慰藉与解脱,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纯净。
“苦吟终为病,不苦不成吟”揭示了诗人创作的痛苦与执着,即使在痛苦中也能找到创作的源泉,体现了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接下来,“飞思入九渊,捃拾到虫禽”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与对自然界的深刻观察,通过“飞思”与“九渊”、“虫禽”的结合,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自由飞翔的艺术境界。
最后,“闻说三天顶,别有无忧林。何日陟其颠,洗耳听仙琴”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在“三天顶”与“无忧林”这样的仙境中,诗人希望有一天能够达到,远离尘世的烦恼,倾听仙人的音乐,实现心灵的彻底解放与净化。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通过对日常生活与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云木沈沈夏亦寒,此中幽隐几经年。
无多别业供王税,大半生涯在钓船。
蜀魄叫回芳草色,鹭鸶飞破夕阳烟。
干戈猬起能高卧,只个逍遥是谪仙。
山翠参差水渺茫,秦人昔在楚封疆。
当时避世乾坤窄,此地安家日月长。
草色几经坛杏老,岩花犹带涧桃香。
他年倘遂平生志,来著霞衣侍玉皇。
佛寺秋山里,僧堂绝顶边。
同依妙乐土,别占净居天。
转壁千林合,归房一径穿。
豁心群壑尽,骇目半空悬。
锡杖栖云湿,绳床挂月圆。
经行蹑霞雨,跬步隔岚烟。
地胜情非系,言忘意可传。
凭虚堪喻道,封境自安禅。
每贮归休巅,多惭爱深偏。
助君成此地,一到一留连。
婿贫如珠玉,婿富如埃尘。
贫时不忘旧,富日多宠新。
妾本富家女,与君为偶匹。
惠好一何深,中门不曾出。
妾有绣衣裳,葳蕤金缕光。
念君贫且贱,易此从远方。
远方三千里,思君心未已。
日暮情更来,空望去时水。
孟夏麦始秀,江上多南风。
商贾归欲尽,君今尚巴东。
巴东有巫山,窈窕神女颜。
常恐游此方,果然不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