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湖上别同方子公赋·其六》
《湖上别同方子公赋·其六》全文
明 / 袁宏道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年年负空箧,满贮不十金。

自知荷叶命,蓄水终难任。

抱牍苦不治,抱瓮苦不深。

安得清神药,止我狂华心。

苦吟终为病,不苦不成吟。

飞思入九渊,捃拾到虫禽。

闻说三天顶,别有无忧林。

何日陟其颠,洗耳听仙琴。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的《湖上别同方子公赋》组诗中的第六首。全诗以抒情为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首句“年年负空箧,满贮不十金”描绘了诗人生活贫困、物质匮乏的现状,以“空箧”与“不十金”形成鲜明对比,流露出一种无奈与辛酸。接着,“自知荷叶命,蓄水终难任”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如同荷叶般脆弱的命运,虽有蓄水之能,却难以承受生活的重压,暗含着对现实的无力感。

“抱牍苦不治,抱瓮苦不深”两句,通过“牍”(文书)与“瓮”(容器)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面对繁杂事务与生活压力时的困扰与挣扎。“安得清神药,止我狂华心”则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心灵的慰藉与解脱,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纯净。

“苦吟终为病,不苦不成吟”揭示了诗人创作的痛苦与执着,即使在痛苦中也能找到创作的源泉,体现了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接下来,“飞思入九渊,捃拾到虫禽”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与对自然界的深刻观察,通过“飞思”与“九渊”、“虫禽”的结合,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自由飞翔的艺术境界。

最后,“闻说三天顶,别有无忧林。何日陟其颠,洗耳听仙琴”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在“三天顶”与“无忧林”这样的仙境中,诗人希望有一天能够达到,远离尘世的烦恼,倾听仙人的音乐,实现心灵的彻底解放与净化。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通过对日常生活与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袁宏道

袁宏道
朝代:明   字:中郎   号:石公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生辰:1568~1610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题王处士山居

云木沈沈夏亦寒,此中幽隐几经年。

无多别业供王税,大半生涯在钓船。

蜀魄叫回芳草色,鹭鸶飞破夕阳烟。

干戈猬起能高卧,只个逍遥是谪仙。

(0)

题桃源

山翠参差水渺茫,秦人昔在楚封疆。

当时避世乾坤窄,此地安家日月长。

草色几经坛杏老,岩花犹带涧桃香。

他年倘遂平生志,来著霞衣侍玉皇。

(0)

古风·其四十八

秦皇按宝剑,赫怒震威神。

逐日巡海右,驱石驾沧津。

徵卒空九宇,作桥伤万人。

但求蓬岛药,岂思农鳸春。

力尽功不赡,千载为悲辛。

(0)

题琅琊山寺道标道揖二上人东峰禅室时助成此□□筑斯地

佛寺秋山里,僧堂绝顶边。

同依妙乐土,别占净居天。

转壁千林合,归房一径穿。

豁心群壑尽,骇目半空悬。

锡杖栖云湿,绳床挂月圆。

经行蹑霞雨,跬步隔岚烟。

地胜情非系,言忘意可传。

凭虚堪喻道,封境自安禅。

每贮归休巅,多惭爱深偏。

助君成此地,一到一留连。

(0)

答开州韦使君寄车前子

开州午日车前子,作药人皆道有神。

惭愧使君怜病眼,三千馀里寄闲人。

(0)

江风行

婿贫如珠玉,婿富如埃尘。

贫时不忘旧,富日多宠新。

妾本富家女,与君为偶匹。

惠好一何深,中门不曾出。

妾有绣衣裳,葳蕤金缕光。

念君贫且贱,易此从远方。

远方三千里,思君心未已。

日暮情更来,空望去时水。

孟夏麦始秀,江上多南风。

商贾归欲尽,君今尚巴东。

巴东有巫山,窈窕神女颜。

常恐游此方,果然不知还。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