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夕佳亭》
《夕佳亭》全文
元 / 袁桷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赤云下平田,层峦紫光凝。

疏钟息万籁,晴湖净奁冰。

倦翮戢已栖,游云澹相承。

吹箫者谁子,空林起孤灯。

感彼金谷人,怪石樛寒藤。

壮意耻未没,水涌风凭陵。

亭亭玉浮图,百幻随废兴。

振衣视天末,黯澹银河升。

朝曛讵异境,气寂念始澄。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夕阳西下,诗人独自站在夕佳亭上所见之景。首句“赤云下平田,层峦紫光凝”以红云与紫色山峦交织的画面,渲染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接着,“疏钟息万籁,晴湖净奁冰”描绘了钟声悠扬,万物归于寂静,晴朗湖面如同镜面般清澈的景象。

“倦翮戢已栖,游云澹相承”则通过倦鸟归巢和淡云相随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接下来,“吹箫者谁子,空林起孤灯”一句,借吹箫之人和空林中孤独的灯火,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感彼金谷人,怪石樛寒藤”转而抒发对历史人物的感慨,以及自然景观中的怪石与寒藤,寓意深刻,引人深思。最后,“壮意耻未没,水涌风凭陵”表达了诗人虽有壮志,但不为世俗所累,追求内心自由的决心。

“亭亭玉浮图,百幻随废兴”描绘了亭台楼阁在时间流转中的变化,象征着人生的无常。而“振衣视天末,黯澹银河升”则展现了诗人抬头望向天边,银河渐渐升起的壮丽景象,寓意着对宇宙奥秘的探索与向往。

“朝曛讵异境,气寂念始澄”则是对一天结束时,内心逐渐平静的感悟,暗示着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的宁静才是永恒的主题。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出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袁桷
朝代:元   字:伯长   号:清容居士   籍贯:庆元路鄞县   生辰:1266—1327

(1266—1327)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猜你喜欢

九日登卧龙山呈同官

老逢佳节强跻攀,兴绕东篱愧未还。

与客携壶登缥缈,寻僧对榻卧幽闲。

白盐照日一峰古,乌帽吹风双鬓班。

坐上无非孟嘉辈,卧龙山却胜龙山。

(0)

又用韵呈行可

神仙乞与返魂丹,枯木能成处子颜。

雅乐声中逢魏绛,重围解后见齐环。

九龄赋妙那能继,三峡诗高未易攀。

儿辈莫言酬倡晚,吾乡食实在秋间。

(0)

登诗史堂观少陵画像

万丈光芒笔有神,两眉犹带旧酸辛。

残杯不复随肥马,剩馥端能丐后人。

夔子江头吟处景,杜鹃声里拜时身。

敬瞻遗像观诗史,一酹云安曲米春。

(0)

读于公堂记寄孙录聪伯

于公治狱多阴德,温靖居朝止肉刑。

鄱水同僚温靖后,于公堂记有芬馨。

(0)

归宗枞老言庐山有对云简寂观中甜苦笋归宗寺里淡咸齑予因以汤泉石镜戏成一绝

参禅得味咸齑淡,学道忘忧苦笋甜。

石镜与时为显晦,汤泉涉世有凉炎。

(0)

陈阜卿书云闻诗筒甚盛可使流传江西否戏用竹萌韵以寄

江西大帅本仙官,馀事篇章过定安。

欲遣诗筒寄诗伯,恐嫌白俗孟郊寒。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