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误笔砚,安望万里侯。
但冀磨铁穿,敢辞缘木求。
朔风澹白日,长城亘幽州。
谈笑五千里,惯作金台游。
功名谁足重,文字谁千秋。
浮生误笔砚,安望万里侯。
但冀磨铁穿,敢辞缘木求。
朔风澹白日,长城亘幽州。
谈笑五千里,惯作金台游。
功名谁足重,文字谁千秋。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缪荃孙所作的《别姚观察觐元用陆祁生别阮太傅韵三首(其三)》中的第三首。全诗以“浮生误笔砚”开头,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接下来的“安望万里侯”,则流露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
“但冀磨铁穿,敢辞缘木求”两句,展现了诗人对于学问和理想的执着追求,即使历经艰难也不退缩的决心。“朔风澹白日,长城亘幽州”描绘了一幅边塞景象,既有壮阔之感,也暗含着对国家边防的关切。
“谈笑五千里,惯作金台游”则展示了诗人的豪迈与不羁,他能够轻松地跨越千里,游历四方,享受着旅途的乐趣。最后,“功名谁足重,文字谁千秋”两句,是对功名利禄的否定,强调了文学创作的价值,认为文字能够流传千古,比功名更为重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功名与文字的价值,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文学的深厚情感。在艺术手法上,诗人运用了象征、对比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既具深意又富有画面感,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谷鸟犹呼儿,山人夕沾襟。
怀哉隔生死,怅矣徒登临。
东门忧不入,西河遇亦深。
古来失中道,偶向经中寻。
大象无停轮,倏忽成古今。
其夭非不幸,鍊形由太阴。
凡欲攀云阶,譬如火铸金。
虚室留旧札,洞房掩闲琴。
泉源登方诸,上有空青林。
彷佛通寤寐,萧寥邈微音。
软草被汀洲,鲜云略浮沈。
赪景宣叠丽,绀波响飘淋。
石窟含云巢,迢迢耿南岑。
悲恨自兹断,情尘讵能侵。
真静一时变,作起唯从心。
秋日西山明,胜趣引孤策。
桃源数曲尽,洞口两岸坼。
还从冈象来,忽得仙灵宅。
霓裳谁之子,霞酌能止客。
残阳在翠微,携手更登历。
林行拂烟雨,溪望乱金碧。
飞鸟下天窗,袅松际云壁。
稍寻玄踪远,宛入寥天寂。
愿言葛仙翁,终年鍊玉液。
退飞忆林薮,乐业羡黎庶。
四海尽穷途,一枝无宿处。
严冬北风急,中夜哀鸿去。
孤烛思何深,寒窗坐难曙。
劳歌待明发,惆怅盈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