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园连宅起,胜事与心期。
幽洞自生药,新篁迸入池。
密林行不尽,芳草坐难移。
石翠疑无质,莺歌似有词。
莎台高出树,藓壁净题诗。
我独多来赏,九衢人不知。
东园连宅起,胜事与心期。
幽洞自生药,新篁迸入池。
密林行不尽,芳草坐难移。
石翠疑无质,莺歌似有词。
莎台高出树,藓壁净题诗。
我独多来赏,九衢人不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幽静的园林景色,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和喜爱。开篇“东园连宅起,胜事与心期”表明诗人在东园这一连绵的住宅前,有着自己的美好预期和期待。“幽洞自生药,新篁迸入池”则形象地描写了园中隐藏的洞穴自然生成药材,而新挖的水渠流入池塘,展现出园林的自然与人工的和谐共存。
“密林行不尽,芳草坐难移”表达了诗人在这片密林中漫步,不愿离开的意境,以及在芳草如茵之处静坐,感到时光难以流逝的情怀。“石翠疑无质,莺歌似有词”则是对园中石头和鸟鸣声的描写,诗人感受到石头清新而不露痕迹,仿佛没有瑕疵,而鸟儿的歌唱似乎含有深意。
“莎台高出树,藓壁净题诗”这一句,则是对园中沙地台地高耸于树木,以及墙壁上覆盖着青苔,清洁到可以在其上书写诗篇的描绘。最后,“我独多来赏,九衢人不知”表达了诗人独自频繁来到这里欣赏这份美景,而市井中的人们却不知道这裡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园林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