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君萧散在田庐,想见琴书足自娱。
欲挈瓶盂就茅屋,桃源图上有僧无。
闻君萧散在田庐,想见琴书足自娱。
欲挈瓶盂就茅屋,桃源图上有僧无。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永颐所作的《寄友》,表达了对友人隐居田园、享受琴书之乐的赞赏与向往。首句“闻君萧散在田庐”描绘了友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萧散"一词传达出闲适与超脱的气息。次句“想见琴书足自娱”进一步赞美友人以琴书为伴,自得其乐,生活情趣高雅。最后两句“欲挈瓶盂就茅屋,桃源图上有僧无”,诗人想象自己也想追随友人,去那画中的桃花源,那里虽然有僧无,却充满了自然与宁静,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深深挂念。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清幽,富有禅意,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朋友的深深祝福。
如何是道。这一点、古今寻求颠倒。
人人有分,个个不亏少。
皆因动念错,染着处、便生烦恼。
若也般般放下,有何微奥。
随分随缘且过,究本来面目,直须分晓。寒炉冷灶。
对虎龙吟啸。目前便是了。更不向、外边寻讨。
不问神仙与佛,共同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