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风光画不成,洞房深处畅予情。
频呼小玉元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
一段风光画不成,洞房深处畅予情。
频呼小玉元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仲安所作的《颂古四首》中的第三首。它以一种细腻而含蓄的方式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首句“一段风光画不成”,暗示了某种难以言表的美景或情境,可能是诗人对某段美好时光的追忆,也可能是对理想境界的描绘。接下来,“洞房深处畅予情”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心中深藏的情感,可能是在回忆与爱人的私密空间里共享的温馨时刻。
后两句“频呼小玉元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通过女子轻唤“小玉”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亲密关系的微妙处理。这里的“小玉”可能是诗人的昵称或暗指爱人,而“檀郎”是对对方的昵称,表达了诗人希望在心灵层面被理解和认同的愿望。诗人并不追求外在的热闹,而是渴望通过声音传递情感,让对方能深深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含蓄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情感丰富的画面,展示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亲密关系的独特理解。
孤云久无依,倦鸟亦应返。
胡为迟暮年,而不思栖遁。
劳生会有营,泉石情空缅。
俗务讵能羁,人苦不自遣。
方外觅佳游,聊作尘世隐。
况兹同社人,襟期尽萧散。
相见无俗谈,淹留畅清眄。
触目各成吟,晚就斋厨饭。
入山何必深,会心不在远。
形迹谁能拘,越礼亦非善。
岂学嵇阮徒,山阳恣慢诞。
新秋天气佳,群鸟鸣林木。
公事既云已,策杖越山麓。
是时雨初收,万象喜新沐。
高原扩奇怀,远迩纷来目。
古祠覆茅茨,修篁夹径曲。
云是秦时女,殉夫长城窟。
斯言似不经,史传无专录。
山海有高坟,余曾吊昔夙。
睹兹然疑生,错误沿流俗。
应是杞梁妻,夫死死于哭。
姑置无复道,徘徊眷遐瞩。
昔闻燕京亡,诸王已陷贼。
挟之左右随,贼去无消息。
如何妄小儿,憔悴来河北。
云是旧东宫,脱身今返国!
宫监无敢认,讲官不相识。
后云王之明,拷讯已吐实。
党人为主使,大狱事罗织!
国亡天子走,群小拥登极。
与上同被擒,并侍贤王侧。
贤王偕北还,真伪竟谁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