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自知。只此分明是。自此自此。得一并无四。
在虚空里。撒金蕊。万道霞光通表里。
复元初、见本始。要炼正,灵真范轨。
更不用、木金火水。把良因垒。从心起。
方寸清凉无忧喜。澄长生,并久视。重阳子。害风是。
王哲名、知明字。说修行、旨没虚诡。
啄木词、中开真理。向诸公、取知委。
自知自知。只此分明是。自此自此。得一并无四。
在虚空里。撒金蕊。万道霞光通表里。
复元初、见本始。要炼正,灵真范轨。
更不用、木金火水。把良因垒。从心起。
方寸清凉无忧喜。澄长生,并久视。重阳子。害风是。
王哲名、知明字。说修行、旨没虚诡。
啄木词、中开真理。向诸公、取知委。
这首元代王哲的《啄木儿》是一首禅悟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诗人以"自知"和"自此"为线索,强调内在的自我认知与觉悟的重要性。"只此分明是"表达了一种直指人心的领悟,"得一并无四"则揭示了大道至简的哲理,即一切回归于一,无多余之物。
"在虚空里,撒金蕊,万道霞光通表里"描绘了一个空灵而光明的世界,象征着内心的清净和智慧的照耀。"复元初、见本始"进一步强调回归本源,寻找生命的原始状态。"要炼正,灵真范轨"表达了修炼正道,遵循自然法则的愿望。
"更不用、木金火水"暗示摒弃外在形式,"把良因垒,从心起"则强调修行应发自内心,"方寸清凉无忧喜"描述了心境的宁静与喜悦。"澄长生,并久视"预示着通过修行达到长寿和洞察力的提升。
最后,诗人以"重阳子"自比,表示自己已经超越世俗的困扰,"害风是"可能指的是去除烦恼。"王哲名、知明字"表明其明白自己的名字寓意智慧,"说修行、旨没虚诡"表达了对修行真谛的透彻理解。"啄木词、中开真理"则以啄木鸟觅食比喻探寻真理的过程,"向诸公、取知委"则是邀请他人共同探索和理解这些智慧。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禅宗的视角探讨了个人修行与内在觉醒的主题,富有哲理性和启发性。
乐先生,孝且慈,父母蚤殁惟孤儿。
㷀㷀双泪垂,见人父母宁不悲。
少年不肯仕,居乡作儒师。
弟子三千人,传道鸣诗书。
得钱荐新向月朔,祭祀烝尝礼四时。
躬亲事俎豆,妻子不敢私。
养思有如此,大义实无亏。
今人有父母,兄弟分食如犬麋,又令父母长寒饥。
君不见乌反哺,言有之。鸱枭喙母脑,物性何凶危。
至今母子亦为依,嗟哉乐先生,孝心天所知。
港边高墙围大屋,鸱吻昂昂头矗矗。
柏为柱兮桂为梁,绮户纹窗耀人目。
玉树朝朝捧绣筵,绿珠夜夜捧金谷。
寻常富贵若秋毫,倏忽繁华灭残烛。
君不见港边锣鼓震天闻,子女惊惶哭出门。
金珠玉帛厚丰积,一朝抄籍霍将军。
百年自算无穷计,怨死雠生满天地。
后园种树未开花,今者已属他人家。
又不见港边高高山上土,凿石为坟立羊虎。
碑牌催折尽番磨,家破家亡叹无主。
汉江之水连天碧,三国人材世无敌。
曹公兵法亚孙吴,赤壁楼船燧烟黑。
飞星散落天无云,铁锁截断奔波倾。
遏险能同剑阁守,镇国未必踰长城。
石头城下波摇月,东望长江正空阔。
吴儿醉饮自酣眠,不知一夜楼船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