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炎炎何处避,不在镬汤炉炭里。
北窗一枕黑甜馀,细听松风杂流水。
酷暑炎炎何处避,不在镬汤炉炭里。
北窗一枕黑甜馀,细听松风杂流水。
这首宋朝时期的禅宗偈颂,作者释子益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酷暑的消暑之法和生活态度。首句“酷暑炎炎何处避”,直截了当地提出了问题,暗示炎热难耐的夏日寻找清凉之处的渴望。接着,“不在镬汤炉炭里”进一步强调,逃避高温的极端环境,即不是在炽热的火炉旁或烹饪的沸水中。
“北窗一枕黑甜馀”描绘出一幅清凉画面,北窗是古人避暑的好去处,一枕安睡后,余留的是梦中的甜蜜与宁静。“黑甜”是对美梦的诗意表达,暗含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享受。最后,“细听松风杂流水”则通过自然的声音——松涛和流水声,营造出一种清凉宜人的意境,寓意心灵的静谧与自然的和谐。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式地表达了在酷暑中寻求内心清凉,不为外界环境所扰,而是通过静心与自然相融合来达到心境的宁静。这是禅宗常有的生活智慧和修行方式。
吟诗莫作秋虫声,天公怪汝钩物情,使汝未老华发生。
芝兰得雨蔚青青,何用自燔以出馨。
细书千纸杂真行,新音百变口如莺。
异义蜂起弟子争,舌翻涛澜卷齐城。
万卷堆胸兀相撑,以病为乐子未惊。
我有至味非煎烹,是中之乐吁难名。
绿槐如山闇广庭,飞虻绕耳细而清。
败席展转卧见经,亦自不嫌翠织成。
意行信足无沟坑,不识五郎呼作卿。
吏民哀我老不明,相戒无复烦鞭刑。
时临泗水照星星,微风不起镜面平。
安得一舟如叶轻,卧闻邮签报水程。
莼羹羊酪不须评,一饱且救饥肠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