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蒋颖叔二首·其一扈从景灵宫》
《次韵蒋颖叔二首·其一扈从景灵宫》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道人幽梦晓初还,已觉笙箫下月坛。

风伯前驱清宿雾,祝融骖乘破朝寒。

英姿连璧从多士,妙句锵金和八銮。

已向词臣得颇、牧,路人莫作老儒看。

(0)
注释
幽梦:深沉的梦境。
笙箫:古代乐器,此处指乐声。
月坛:道教祭祀月亮的场所。
风伯:风神。
祝融:火神。
连璧:比喻人才聚集。
銮:古代车上的铃铛,此处代指贵重的乐器。
老儒:年长的儒者。
翻译
道士在清晨梦境中醒来,已经听到笙箫声飘过月坛。
风神作为先导驱散了夜晚的迷雾,火神驾车破晓寒意。
他的才华出众,与众多才子并肩,妙语如金,伴随八面的龙吟。
他已经成为了词臣中的佼佼者,如同颇牧那样的人物,大家不要把他当作老学究看待。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仙气和诗意的作品,描绘了一位道人在清晨时分,从幻梦中归来,耳边似乎还能听见笙箫的声音,如同月光洒落于坛之上。风伯以神秘力量驱散了夜晚的薄雾,而祝融则驾驭着祥云破开了寒冷的晨气。这首诗不仅形象生动,而且语言优美,充满了仙家逸致和超脱尘世的情怀。

诗人通过对英姿璀璨、妙句连篇的描绘,展现了高士们在文学上的造诣与才华。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词艺的自信,以及不愿被世俗视角所局限,希望能够超越常人的看法,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悠远,透露出一股超凡脱俗的情怀,是对仙界生活的一种美好想象。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东巡二首·其一

昆池不习战,寰宇已销兵。

鸿业承匪易,肤功久乃成。

威灵昭祖德,展谒慰群情。

迢递关山路,宁辞千里行。

(0)

潞河三首·其二

画鹢中流起棹歌,参差荇藻漾晴波。

泽梁虽设曾无禁,斜日鱼罾两岸多。

(0)

驻跸平家滩

銮舆驻跸近沧浪,行殿崔嵬对夕阳。

郊外村庄时极目,秋成处处有风光。

(0)

大将军报吴逆暴死其下贼众溃散无馀大兵指日进取恢复封疆

遥天今日捷书来,万里欢声动地开。

从此黎民皆乐业,军威应振凯歌回。

(0)

南苑晚景

薰风南苑翠斿回,处处连云暮色催。

夜火辉煌盈帐幕,离宫长待万几来。

(0)

慈宁宫问太皇太后安

定省深宫曙气催,承恩献寿捧霞杯。

晨昏敬睹慈颜豫,不尽欢欣踊跃回。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