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驴谁驾复谁骖,略似遗公在剑南。
尚有三钟加十束,那无二顷种千柑。
不烦剥啄敲门访,且可跏趺面壁参。
春到茅檐殊未觉,晓窗差薄日初酣。
蹇驴谁驾复谁骖,略似遗公在剑南。
尚有三钟加十束,那无二顷种千柑。
不烦剥啄敲门访,且可跏趺面壁参。
春到茅檐殊未觉,晓窗差薄日初酣。
诗人以蹇驴的驾骖自比,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对某位尊长在世时的情景的记忆。"略似遗公在剑南"中的“遗公”可能指的是一位已经去世的尊贵之人,而“剑南”则是一个地理位置,暗示了一种远离与隔绝的感觉。
接下来的"尚有三钟加十束"和"那无二顷种千柑",是对物质生活的描绘。这里的“三钟”和“十束”可能指的是一定数量的粮食或财富,而“二顷种千柑”则描绘了一片种满柑橘的田园景象。这两句表面上看似平淡无奇,实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安稳生活的渴望,以及对自给自足农耕生活的向往。
"不烦剥啄敲门访"一句,则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这里的“剥啄”可能是指外界干扰,而“敲门访”则是指寻求外部帮助或交流。诗人表达了一种不愿也不需要去打扰外界以求安稳生活的心境。
"且可跏趺面壁参"一句,继续强调了诗人的这种心态。“跏趺”形容舒适的坐姿,“面壁”则是对墙或障碍物的正视。这两者结合起来,意味着诗人宁愿安静地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不去理会外界的干扰。
"春到茅檐殊未觉"表达了时间流逝和季节更替带来的感慨。这里“茅檐”可能是指草屋或简陋的居所,“春到”则意味着春天已经来临,但诗人却“殊未觉”,可能是在暗示自己的生活与世事的隔绝,或者是对时间流逝带来的淡漠。
最后的"晓窗差薄日初酣"一句,是对清晨景象的描绘。这里的“晓窗”指的是早上的窗户,“差薄”形容光线的柔和与微弱,而“日初酣”则是说太阳刚刚升起,天气还没有热起来。这句话营造出了一种清新脱俗、宁静致远的氛围。
猛虎肉醉初醒时,揩磨苛痒风助威。
枯楠未觉草先低,木末应有行人知。
洛下斑竹笋,花时压鲑菜。
一束酬千金,掉头不肯卖。
我来白下聚,此族富庖宰。
茧栗戴地翻,觳觫触墙坏。??入中厨,如偿食竹债。
甘菹和菌耳,辛膳胹姜芥。
烹鹅杂股掌,炮鳖乱裙介。
小儿哇不美,鼠壤有馀嘬。
可贵生于少,古来食共噫。
尚想高将军,五溪无人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