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道法倚中丞,三世因缘叶叶清。
骨肉喜逢留滞日,水云未老解官情。
双林衣钵光犹在,一室儿孙力未弘。
金凤玉麟君自惯,碧天长照月华明。
博山道法倚中丞,三世因缘叶叶清。
骨肉喜逢留滞日,水云未老解官情。
双林衣钵光犹在,一室儿孙力未弘。
金凤玉麟君自惯,碧天长照月华明。
这首诗以赠别为主题,情感深沉而真挚。首联“博山道法倚中丞,三世因缘叶叶清”开篇即点出赠者与受者的深厚关系,博山道法象征着深厚的道义和情谊,中丞则暗示了受赠者的身份地位,三世因缘则强调了他们之间跨越时间的深厚联系,叶叶清则描绘了这种联系如同清风般纯净、深远。
颔联“骨肉喜逢留滞日,水云未老解官情”进一步深化情感,骨肉相聚,即使是在留滞之时,也充满了喜悦;水云未老,暗示时光虽流转,但情谊却如水云般永恒,解官情则表达了对受赠者官场生涯的理解与尊重。
颈联“双林衣钵光犹在,一室儿孙力未弘”转而提及受赠者的家世与后辈,双林衣钵光犹在,意味着受赠者家族的荣耀与教诲仍在延续,一室儿孙力未弘则寄望于受赠者家庭的未来能够更加辉煌,充满希望。
尾联“金凤玉麟君自惯,碧天长照月华明”以金凤玉麟比喻受赠者的才华与地位,暗示其习惯于这样的尊荣,碧天长照月华明则以自然景象象征对受赠者未来的美好祝愿,寓意其事业与生活如同明月般明亮,充满光明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受赠者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祝愿,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对于友情、亲情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的独特魅力。
记识英豪士,求官萃古燕。
下风俄获侍,教雨屡蒙宣。
老笔千人敌,芳名万口传。
心声无悔后,仁政足光前。
柱础寻常定,盘珠左右圆。
料量明若筮,安止泊如禅。
藩镇麒麟布,兰台鸿雁联。
佩符临此地,弹指忆当年。
流水供迎送,飞云体变迁。
及瓜留未得,行李尚萧然。
酌酒为装赆,吟诗当祖筵。
它时隔霄壤,晚进望陶甄。
大造无穷如转圜,五行佐功随变迁。
人生贵贱混贤否,系乎气禀纯与偏。
世间谈算不知数,蕴奥相背徒纷然。
岂期区区古澄川,范子能声为众传。
试将猥命与评跋,大篇巨轴飞云烟。
前途兀兀未敢知,既往行藏如目前。
陈说浮生皆默定,乃知家世心为镜。
金谷繁华扫地空,渭滨钓叟师周政。
相者惟从骨肉寻,经云积善当馀庆。
躔径虽殊指一归,予今万事皆从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