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安岩主定光古佛木刻像赞》
《南安岩主定光古佛木刻像赞》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赞

秦时?轹,如刀口希。廓然见前,石火莫追。

法于是中,不著思惟。举既不顾,咦之而往。

天中函盖,目机铢两。久雨不晴,清机历掌。

孰传其要,绝尘逸群。深明二子,详豁诸孙。

维定光佛,出豁之门。以真如用,使令万象。

反易黠鲁,纵夺雨旸。洗痴暗目,回颠倒想。

示汝语言,一切智畏。如月入水,如风行空。

无所妨碍,赠以之中。又复怜汝,□□未识。

方其死时,谓是生日。如光照珠,如甜说蜜。

(0)
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定光古佛的形象与精神境界。开篇“秦时砺,如刀口希”,以“砺”喻佛之智慧锐利,如同锋利的刀口,暗示佛理的深刻与锐意。接着“廓然见前,石火莫追”,形象地表达了佛理的广阔无垠,任何短暂的思考都无法触及其本质。

“法于是中,不著思惟”,强调佛法的内在性,不在外在形式或思维的束缚中寻求,而是直接体验和领悟。接下来“举既不顾,咦之而往”,则表现了对佛法的坚定追求,不为外界所动,一心向道。

“天中函盖,目机铢两”,进一步描绘了佛法的包容性和细微洞察力,如同天空覆盖万物,眼睛能精确捕捉到最微小的事物。接着“久雨不晴,清机历掌”,比喻佛法的持久力量,如同久雨之后的晴朗,清新的机缘随处可见。

“孰传其要,绝尘逸群”,指出佛法的精髓难以言传,超越了世俗的纷扰,达到了超脱的境界。最后“深明二子,详豁诸孙”,表达了对佛法深入理解的传承,如同家族的延续,代代相传。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象征,展现了定光古佛的智慧、慈悲与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以及佛法的深远意义和广泛影响。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偈颂五十一首·其四十五

行不到处行一步,甜瓜彻蒂甜。

说不到处说一句,苦瓠连根苦。

扫尽从前闲佛祖,发机须是千钧弩。

(0)

颂古十七首·其一

乾坤虽有作,太平本无象。

赫日正中天,去却脩罗掌。

(0)

沙弥付衣

鹫岭将何付饮光,十成绵密转乖张。

鄮峰恁么不恁么,尺线单丝自短长。

(0)

偈颂四首·其一

清白传家,赤穷到骨。心似寒灰,口如木突。

纵有些儿葛藤,尽机也拈不出。

凭何接待方来,聊与一掴一咄。

(0)

寄谢三井山祷雨二首·其一

曾祷神龙井,云林杳莽间。

蘋蘩朝荐庙,风雨夜离山。

百里田畴熟,一年囹圄閒。

因循失报谢,石险路难攀。

(0)

句·其二

园林换叶梅初熟,池馆无人燕学飞。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