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虽有作,太平本无象。
赫日正中天,去却脩罗掌。
乾坤虽有作,太平本无象。
赫日正中天,去却脩罗掌。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大观所作的《颂古十七首》中的第一首。诗人以天地自然现象为喻,表达对理想社会状态的追求。"乾坤虽有作",意指世间万物虽然繁复多变,但宇宙间依然有序运行;"太平本无象",则强调真正的太平盛世并非外在可见的表象,而是内在的和谐与安宁。"赫日正中天",描绘太阳正当空照耀,象征光明和公正,"去却脩罗掌","脩罗"在佛教中常指战斗或争斗,这里可能暗示去除斗争与不平,达到天下太平的理想境地。
整首诗简洁明快,寓义深远,通过自然景象寄托了诗人对于社会安定、人心向善的深深期盼。
烟霞痼疾自年龄,冷落江城处士星。
松下茶烟青幂幂,竹间碁韵子丁丁。
林泉雅许幽人往,猿鹤应羞俗驾经。
沽洒抱琴还有约,要看桂子月中零。
剩欲从公朝暮间,一溪留我未容还。
极思谈笑三秋隔,相望林泉数里间。
诗绝一时同郑老,书堂终日憩何山。
报来定有吴门信,快矣黄嘉明月湾。
玉溪得得探芳期,孤负诗人尽醉归。
消息向来空驿使,画图老去惜明妃。
香魂月堕惊春梦,翠袖天寒怯暮晖。
蜂蝶卑凡浑省识,良迷桃李趁狂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