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身到雍隙,故人在阳翟。
白发何冉冉,清梦徒历历。
有美李将军,诗是万人敌。
家封异姓王,身老二千石。
吕侯几世来,蝉冕必踵迹。
如何此孙贤,早饥而晏食。
门前颍水流,屋上嵩山色。
天以延二老,世人何用识。
祇应尔日来,为我长叹息。
我尝从之游,何难此投帻。
篱下菊黄时,雁背俯可即。
岳寺讲时钟,婆娑且连屐。
着身到雍隙,故人在阳翟。
白发何冉冉,清梦徒历历。
有美李将军,诗是万人敌。
家封异姓王,身老二千石。
吕侯几世来,蝉冕必踵迹。
如何此孙贤,早饥而晏食。
门前颍水流,屋上嵩山色。
天以延二老,世人何用识。
祇应尔日来,为我长叹息。
我尝从之游,何难此投帻。
篱下菊黄时,雁背俯可即。
岳寺讲时钟,婆娑且连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李九、吕十四在阳翟的相聚之情。首句“着身到雍隙”表达了诗人亲自来访的诚意,接着提到故人居住的环境,白发增多和清梦犹在,暗示岁月流逝。诗人赞美李将军不仅武艺高强,诗歌才华也令人钦佩,拥有封爵和官位。
诗中提到吕侯家族的显赫,暗示李九可能出身名门。然而,诗人对友人的感叹在于,尽管有这样的背景,李九的生活却显得悠闲,早年贫困而晚年富足。阳翟的自然景色——门前的颍水和屋后的嵩山,增添了宁静的氛围,仿佛上天特意安排让两位老友共度时光。
诗人感慨,这样的生活状态世人难以理解,只有他们自己能体会。他愿意随时前来陪伴,甚至设想在篱下菊花盛开的季节,与友人共赏秋景。最后两句提到在寺庙讲经时,他们可以随意漫步,享受自在的时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写景和叙事,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以及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坐穷今古掩书堂,二顷湖田一半荒。
荆树有花兄弟乐,橘林无实子孙忙。
龙归晓洞云犹湿,麝过春山草自香。
向夜欲归心万里,故园松月更苍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