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捲地起洪潮,横海鲸鲵跋浪骄。
铁轨行空通北极,靴尖踢倒压南朝。
胡笳四起闻宫禁,荧惑连宵犯斗杓。
最是承平京国暇,雍容玉陛奏箫韶。
西风捲地起洪潮,横海鲸鲵跋浪骄。
铁轨行空通北极,靴尖踢倒压南朝。
胡笳四起闻宫禁,荧惑连宵犯斗杓。
最是承平京国暇,雍容玉陛奏箫韶。
这首诗《秋斋杂感(其二)》由清代诗人张洵佳所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刻洞察与感慨。
首联“西风捲地起洪潮,横海鲸鲵跋浪骄”,以西风卷起洪潮的壮阔景象开篇,暗喻时局动荡,波涛汹涌,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一种动荡不安的氛围。接着,“横海鲸鲵跋浪骄”一句,以“鲸鲵”比喻敌对势力,它们在海上狂舞,象征着外敌的嚣张气焰。
颔联“铁轨行空通北极,靴尖踢倒压南朝”,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国家建设与军事力量的思考。铁轨横跨天际,连接北极,象征着国家基础设施的强大与远大目标的追求;“靴尖踢倒压南朝”则可能寓指军事行动的迅猛与对南方政权的压制,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统一与强盛的向往。
颈联“胡笳四起闻宫禁,荧惑连宵犯斗杓”,运用了胡笳声和星象的变化来表达复杂的情绪。胡笳声在宫廷中响起,可能是战争或变故的预兆;“荧惑”为火星,在古代被视为不祥之兆,连宵犯斗杓,暗示着政治局势的动荡与不稳定。
尾联“最是承平京国暇,雍容玉陛奏箫韶”,在前面描绘的动荡局面之后,诗人转向对理想状态的向往。承平京国,指的是和平稳定的京城;“雍容玉陛奏箫韶”则描绘了一幅太平盛世、音乐悠扬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于和谐社会的美好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政治局势的深刻观察与思考,以及对于国家统一、强盛和人民安宁的热切期盼。
楚江万里潮生,挟山倒海来无际。
惊湍未定,横流不断,大波轩起。
乌鹊宵飞,鱼龙夜泣,舳舻千里。叹狂飙已矣。
神犀安在,空短尽,英雄气。休问人间何世。
倦芳菲、一时兰芷。江城梅落,湘山树赭,旧情谁是。
辜负春光,也无人惜,飘零满地。
只天涯流浪,残红片片,渍伤心泪。
说与君知道。料今夜、千人石上,梦魂飞到。
击筑弹筝豪士态,惹我临风倾倒。
祝陈夏、风流长好。
恨未狂歌惊满座,听断鸿、声里哀蝉噪。
愁黯黯,苍天老。梧桐叶落悲秋早。
奈麋鹿、苏台如画,荒凉难扫。
抉目胥门伤往事,一片降幡影杳。
只古冢、龙泉时叫。
毕竟文章成底用,况湖山、久矣非朱赵。
余霸气,消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