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惟固本自安宁,临下常须驭朽惊。
何事十旬游不返,祸胎从此召殷兵。
邦惟固本自安宁,临下常须驭朽惊。
何事十旬游不返,祸胎从此召殷兵。
这首诗是同谷子的《五子之歌(其一)》,创作于唐代。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通过“邦”和“本”的对比,表达了对于国家安宁的渴望以及对于高处者应有所警惕的提醒。“临下常须驭朽惊”一句,既可以理解为君主应当以宽厚之心治理国家,又暗示了统治者不可忽视底层民众的心声。而“何事十旬游不返,祸胎从此召殷兵。”则描绘了一种长时间的外出未归可能引发的灾难和战争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于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战乱的预感。
这首诗语言简洁而深刻,通过对比和隐喻的手法,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担忧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统治智慧和国之大计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