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投村戍,愁生为客途。
寒山晴后绿,秋月夜来孤。
橘树千株在,渔家一半无。
自知风水静,舟系岸边芦。
落日投村戍,愁生为客途。
寒山晴后绿,秋月夜来孤。
橘树千株在,渔家一半无。
自知风水静,舟系岸边芦。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独特的田园风光与游子怀念之情。"落日投村戍,愁生为客途"表达了暮色降临时,夕阳将要消失在远处村庄的城堡中,而行者的心中却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旅途中的忧虑。
"寒山晴后绿,秋月夜来孤"则描绘了一幅秋夜景色。经过清晨的凉意之后,大自然在晴朗的天气下展现出一片生机,而夜幕降临之时,秋月悬挂于寂静的夜空中,使人感到更加孤独。
"橘树千株在,渔家一半无"中的橘树成群,似乎是对那份温暖和生活气息的一种象征,但渔家的另一半却显得如此荒凉,这可能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缺失或不完整感。
最后两句"自知风水静,舟系岸边芦"则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定与平和。诗人似乎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处境,在那静谧的风景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并且将自己的舟船系在了岸边的芦苇旁,象征着一种停泊的心灵状态。
整首诗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隐含着诗人对于旅途中的孤独与不舍,以及对家园的深切思念。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诗人成功地表达了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心灵交响。
溪声答松风,巨石出老拳。
古树不知名,岌岌蛟龙缠。
夕阴互出没,秋华带芳鲜。
葱葱帝王气,栋宇垂千年。
虎贲秉霜戟,惨淡生云烟。
宫人翠龙驾,手持玉连蜷。
昌明坐恍惚,精神雷在天。
大呼司雍间,旬月无秦燕。
昔为万夫特,今受众目怜。
石马亦埋没,岁时草芊芊。
小臣异代士,见之泪迸泉。
齐人思爽鸠,蜀人哀杜鹃。
江东旧正朔,礼奉敢不虔。
但愿君王心,不忘载荻船。
下山又再拜,白日当空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