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发不盈梳,年来半斑白。
吾今四十二,敢望能满百。
负郭苦无田,安居未成宅。
况复世路艰,国步日侵迫。
未必松楸旁,常得看书册。
区区抱短见,贫贱中外隔。
寄此乡国间,踪迹亦如客。
览镜酒杯空,浩歌天地窄。
短发不盈梳,年来半斑白。
吾今四十二,敢望能满百。
负郭苦无田,安居未成宅。
况复世路艰,国步日侵迫。
未必松楸旁,常得看书册。
区区抱短见,贫贱中外隔。
寄此乡国间,踪迹亦如客。
览镜酒杯空,浩歌天地窄。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览镜》,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首句“短发不盈梳,年来半斑白”描绘了诗人头发稀疏,已有半数变白,流露出岁月催人老的无奈。接下来的诗句“吾今四十二,敢望能满百”表达了对自己寿命的不确定和对未来的担忧。
诗中“负郭苦无田,安居未成宅”反映了诗人生活的艰辛,没有足够的田产以求安稳的生活,连基本的住所都尚未建成。社会环境的艰难和国家局势的动荡,“况复世路艰,国步日侵迫”进一步加重了他的忧虑。
“未必松楸旁,常得看书册”表达了诗人渴望在有限的条件下,还能保持读书的习惯,寄托精神世界。然而,“区区抱短见,贫贱中外隔”又揭示了他自知才识有限,困于贫贱之中,与外界的差距似乎难以逾越。
最后两句“寄此乡国间,踪迹亦如客”,诗人感叹自己漂泊在外,如同过客,生活无定,只有对着镜子空酒杯,感叹人生的短暂和天地的狭窄。“览镜酒杯空,浩歌天地窄”以强烈的对比,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苍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生活境遇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深沉思考和无奈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