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城吹角月轮高,夜色侵灯拥二毛。
明发使君从此去,吴门飞雪见绨袍。
卢城吹角月轮高,夜色侵灯拥二毛。
明发使君从此去,吴门飞雪见绨袍。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场景中的凄美与深情。首句“卢城吹角月轮高”,以卢城的号角声和高悬的明月,营造出一种肃穆而略带悲凉的氛围,暗示了离别的沉重。次句“夜色侵灯拥二毛”,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深沉,灯光在夜色中显得更加微弱,仿佛是岁月的痕迹,也象征着两位即将分别的人的白发,增添了几分苍老与不舍。
“明发使君从此去”一句,点出了送别的时间与身份,使君即为将要离开的人,这里的“明发”不仅指天明之时,也暗含了此行的不易与未来的未知。最后一句“吴门飞雪见绨袍”,以想象中的吴门(苏州)冬日飞雪,比喻离别后友人对彼此情谊的怀念,如同绨袍般温暖而珍贵,即使相隔千里,这份情谊也不会消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寄托,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忧虑,既有离别的哀愁,也有对友谊长存的期待,情感真挚动人。
北风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石门无旧径,披榛访遗迹。
时逢山水秋,清辉如古昔。
常闻慧远辈,题诗此岩壁。
云覆莓苔封,苍然无处觅。
萧疏野生竹,崩剥多年石。
自从东晋后,无复人游历。
独有秋涧声,潺湲空旦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