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北风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白草:西域牧草名,秋天变白色。
2、胡天:指西域的气候。
3、辕门:古代军营前以两车之辕相向交接,成一半圆形门,后遂称营门为辕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寒冷的边塞景象,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和边疆戍卒生活的凄凉。开篇即以“北风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塑造出一个严寒的自然环境,接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却又突然转为生机勃发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边塞生活的艰苦和不易。
诗中还通过“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煖锦衾薄”等句子,描绘了室内的寒冷和武官的简陋生活,同时也反映出边疆军人的困顿。"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则强调了战争的紧张气氛和士兵们的艰苦条件。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更是用宏伟的画面勾勒出边塞的辽远和凄凉。"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则描绘了一场离别前的宴席,通过音乐传达了对离别的不舍。
末尾“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等句子,则是对离别场景的具体描写,通过雪、旗帜和送别的情景,强化了离别的悲凉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事活动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边塞生活的艰苦和战争的紧张,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和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