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世趋庭列雁行,烟萝泉石绕书堂。
分题月下联书版,聚宴花前献寿觞。
旌表异恩逢圣代,隐居佳致接仙乡。
因知孝治垂风化,青史留名道允光。
世世趋庭列雁行,烟萝泉石绕书堂。
分题月下联书版,聚宴花前献寿觞。
旌表异恩逢圣代,隐居佳致接仙乡。
因知孝治垂风化,青史留名道允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示了古代书院的学术氛围和文化生活。开篇“世世趋庭列雁行”表明家风传承,学者们如同雁阵般聚集在书院中;“烟萝泉石绕书堂”则勾勒出一处幽静的自然环境,水流潺潺,山石古朴,环绕着书香浓郁的学堂。
诗人接着描写了月下联句、花前献寿的场景,“分题月下联书版”展示了文人们在明月之下进行文学创作和交流的雅致情趣;“聚宴花前献寿觞”则是对古代学者庆祝长者的温馨画面。
“旌表异恩逢圣代”表达了诗人对于得遇贤君、圣主的感激之情,认为这是一个能充分展现才华和恩泽的时代;“隐居佳致接仙乡”则透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将书院比作通往仙界的美好去处。
最后,“因知孝治垂风化,青史留名道允光”表达了诗人对于书院传承文化、弘扬孝道和治理之道的深刻理解,并相信这些美德将会流传千古,留下不朽的名字,照耀后世。
整首诗通过对书院生活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示了宋代文人对学术和文化的追求,也反映了他们对于家庭教育、社会治理以及个人修养的重视。
川之迥兮澹无风,月初出兮露横空。
汎楼船兮川上弄,明月兮川中鼓兰。
桨兮扬彼素波光,出没兮复见星河。
清歌激兮觞屡进,夜未央兮欢乐多。
欢乐多兮百忧释,百忧释兮除疢疾。
除疢疾兮安吾亲,忘岁年兮游无极。
东坡新船高似屋,两舷开窗三十六。
昨乘缺月汎昆湖,今汎杨湖月方足。
老夫不及困河鱼,到月足时人欠福。
莫能扶惫踏高筵,马不进兮人累俗。
翠盘露酒白玉香,一饮之缘惜难卜。
月从水上忆车公,还能入户寻幽独。
枕前只作卧游人,亦有清华烂双目。
高吟不寐待回船,输却醉乡诗可赎。
群黎欣欣生喜色,四野于今开寿域。
老人并立望天门,白首一生蒙帝德。
试问老人年几何,今见文孙至太和。
凌云昨过蓬莱顶,仙酒频斟俱酩酊。
归来金母复相邀,熟遍蟠桃只俄顷。
天书共领到人间,鹤驭初临万岁颜。
嵩呼敬祝圣人寿,寿比天地高难攀。
我闻人云汉四皓,又闻人云唐九老。
较之商山差若多,视彼香山却为少。
按图不必论异同,图中见面如相逢。
庐山西东白云里,一笑分明五老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