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柳氏二外甥求笔迹二首·其一》
《柳氏二外甥求笔迹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君家自有元和脚,莫厌家鸡更问人。

(0)
注释
退笔:废弃的毛笔,这里比喻练习书法时废弃的初稿。
如山:形容数量多。
未足珍:不值得珍视。
读书:阅读书籍。
万卷:极言书之多。
始通神:开始达到神妙的境界。
君家:尊称对方家中。
自有:自身具备。
元和脚:指元和体(唐代的一种书法风格)。
莫厌:不要嫌弃。
家鸡:自家的鸡,比喻自家的书法。
更问人:再向他人请教。
翻译
即使堆积如山的废弃毛笔并不珍贵,
只有读过万卷书才能真正领悟其中神韵。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柳氏二外甥求笔迹二首(其一)》。诗中“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表达了作者对书法艺术和学问修养极高的追求。在这里,“退笔如山”比喻书法笔力雄健有如山岳,而“读书万卷始通神”则说明了通过广泛阅读,积累知识与智慧,才能达到心灵上的沟通与理解。整句话强调了对艺术和学问的执着追求。

下一句“君家自有元和脚,莫厌家鸡更问人”中,“元和脚”是指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之子颜颐的字体,以稳健著称。诗人用此比喻表达对亲族传承艺术风格的骄傲与自信,并告诫对方无需过分询问外人的意见,因为家中已经有着极高的艺术水准。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苏轼的文学才华,更体现了他对家族文化和个人修养的重视。通过这两句,读者可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内心的自信态度。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和徐巢友咏木绵花·其二

宿叶飘萧谢故林,朱殷相亚粤江浔。

秾侵汉苑春无价,香散隋宫烬未沉。

火齐岂应誇合浦,丹砂何意遍邕岑。

晴烟乍报仓庚啭,共道洪炉解铸金。

(0)

和徐巢友咏木绵花·其一

百仞扶疏欲蔽牛,繁英簇簇炤炎州。

越裳译去珊瑚在,朝汉台荒宝炬留。

晓日趣装红叱拨,春风酣宴锦缠头。

仙人近识南中好,不住琼楼住绛楼。

(0)

次答罗若思

犹及生初识太平,盛时风物叹斯征。

但闻帝子啼魂怨,不见军中胡胆惊。

万国可能忘祖德,九玄终自祐皇明。

披吟却简迎降传,愁极翻令欲绝缨。

(0)

闻变·其七

重门列雉与云俱,奔溃相仍寂若无。

何限鹓鸾随挺鹿,浪传蛇豕是驺虞。

黄巾匝地烽烟断,白羽经年夜月孤。

安得昔时颜太守,平原一郡障狂胡。

(0)

丁亥仲春余归自岭右暂憩乡园读杜工部秦州杂咏怅然感怀因次其韵·其九

铜驼随魏阙,铁马蓦韩亭。

堠火连城绝,阴燐夹道青。

中台仍晋纬,南斗杂商星。

行遁君休笑,时危在远坰。

(0)

遥题药地禅师青原新得瀑泉·其一

远公却住青原寺,三叠泉流七祖山。

才向虎狼边振锡,晴虹飞下翠微间。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