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挹春红浅,风酣晚蕊稠。
看花不著意,何事亦关愁。
雨挹春红浅,风酣晚蕊稠。
看花不著意,何事亦关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石的作品,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淡淡的忧愁和对美好事物的淡然态度。"雨挹春红浅,风酣晚蕊稠"描绘出一个细雨绵绵、花瓣轻轻摇曳的春日景象,其中“雨挹”一词用得极妙,形容细雨如织布一般将春色的红润编织而成,而“风酣晚蕊稠”则展现了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生长迅速的情态。
接下来的"看花不著意,何事亦关愁"透露出诗人对美景的淡漠以及内心深处的忧虑。这里的“不著意”并非真的无动于衷,而是表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诗人虽身处美好之中,却仍旧无法摆脱心中的烦恼和忧愁。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矛盾的深刻体会。诗中的意境淡远,情感细腻,是宋代词风中常见的特色之一。
西湖斜日净风烟,北岭苕荛出半天。
磴道乍从空外转,楼台已入镜中悬。
塔分西域铜瓶势,石纪秦官锦缆年。
白社但须彭泽酒,青山不用华家钱。
波摇玉树堪双映,月上珠林好独眠。
我辈自狂君莫讶,平生未敢谬周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