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扇子诗·其六十六》
《扇子诗·其六十六》全文
宋 / 李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弹指花前一念差,东风未老鬓先华。

看花只得心随眼,心倦何由眼见花。

(0)
翻译
轻弹手指间,花前稍有偏差
春风未尽,我却已生白发
注释
弹指:形容时间短暂,像弹一下手指那么快。
差:偏差,此处指心意或决定上的失误。
东风:春天的风,象征青春和生机。
鬓先华:鬓发先白,指人迅速衰老。
看花:欣赏花,比喻享受生活或情感体验。
心随眼:心情随着眼睛所见而变化。
心倦:内心疲惫,感到厌倦。
眼见花:亲眼看到花,也可理解为对生活的感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石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开篇“弹指花前一念差”用弹指之间可以点亮火花来比喻时间的短暂与易逝,“东风未老鬓先华”则是通过头发早白来形象地表达了时光消逝带来的生理变化。

第二句“看花只得心随眼,心倦何由眼见花”展现了诗人在观赏花朵时内心的感受。诗人用“心随眼”表达了自己完全沉浸在对花的欣赏之中,而“心倦何由眼见花”则透露了一种身心疲惫,尽管眼睛看到的是美丽的花朵,但由于心情疲惫,这份美感也变得索然无味。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写了诗人对于生命短暂和生老病死的沉思。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以及面对美好事物时无法完全投入的情感状态。这是一首充满哲理且情感丰富的宋代绝句,展现了李石在抒写个人情感和宇宙时光方面的深刻才华。

作者介绍

李石
朝代:宋

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猜你喜欢

塞外九日

萧萧匹马走荒郊,揽辔龙堆与倍豪。

万里烟销虚壁垒,一身霜染旧征袍。

黄河水势浮秋色,瀚海风声度远涛。

天末萧条谁送酒,乡关回首忆登高。

(0)

望夫石

山上白云影娟娟,山下水流声溅溅。

有情云逐无情水,一去人间不复还。

将身冻合水云汁,朝朝暮暮山头立。

明月常明白日白,岭猿为尔啼于悒。

(0)

浣溪沙·其一

薄醉柔欢夜渐温,九城春色晕眉痕,一回凝顾一销魂。

小语泥人矜旖旎,遐思摇梦共殷勤,兰花院落几晨昏。

(0)

西湖柳枝词·其二

斗尽纤腰一两枝,水仙王庙日斜时。

青青不许游人折,细叶如颦更泥谁。

(0)

甘泉汉瓦歌为侯官林同人赋

林生老立专门学,金石遗文卷盈握。

曾经从宦走长安,断碣残碑藓亲剥。

昭陵迹废补亡阙,磨石山高穿硌确。

冰霜裂面虎豹嗥,沙砾堆中拾完璞。

摩挲铜狄自何年,万栋灰飞片瓦全。

为按黄图考宫殿,始知地是汉甘泉。

底平面正规而圜,肖形似镜还如钱。

其高半寸径三寸,旁具轮郭中不穿。

土花蚀后文留识,上有长生未央字。

龙拿凤攫结撰奇,肉厚肌疏形体异。

与人作砚不中用,抱质如初无变置。

吁嗟乎杨刘不作识者希,时俗谁能辨真伪。

巧多滋伪朴者真,此瓦人间盖无二。

岂同冰井香姜阁,埏埴纷纷托疑似。

劝生勿更加砻磨,本色须教存古意。

生颔此语索我诗,我诗质直无姱辞。

请烦拓致数十本,遍乞羊何共和之。

或恐流传落人口,陶甄又复成今手。

(0)

署楼寓目

长林修竹晚萧萧,徙倚栏杆纵目遥。

落日远衔双塔顶,白云横截半山腰。

人盘叠嶂开樵径,江锁浮船作渡桥。

秋色连天看不尽,间来收拾付诗瓢。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