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安福宗子师共兄弟五人作慈顺堂养母求诗》
《安福宗子师共兄弟五人作慈顺堂养母求诗》全文
宋 / 周必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五窦曾誇擢桂枝,从今天族更光辉。

会看鼓吹喧龟洛,何止三人从伏妃。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ānzōngshīgòngxiōngrénzuòshùntángyǎngqiúshī
sòng / zhōu

dòucéngkuāzhuóguìzhīcóngjīntiāngèngguānghuī

huìkànchuīxuānguīluòzhǐsānréncóngfēi

注释
五窦:指五姓贵族中的窦氏。
誇擢:夸耀选拔。
桂枝:比喻优秀的人才。
天族:显赫的家族。
更:更加。
光辉:显赫。
会看:预见或期待。
鼓吹:乐队演奏。
喧:热闹。
龟洛:洛阳,古代中国的文化中心。
何止:岂止。
三人:暗指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如班婕妤、赵飞燕等。
伏妃:宫中才女。
翻译
五窦家族曾经因选拔人才出众而显赫,
如今更是光彩照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为安福宗子师和他的五个兄弟建造慈顺堂以赡养母亲而作,表达了对这一家族孝行的赞美。首句“五窦曾誇擢桂枝”借用典故,将他们比作窦氏家族中杰出的人物,暗示他们的优秀品质如同被选拔的桂枝般出众。次句“从今天族更光辉”进一步强调了这个家族在孝道上的光彩,表明他们的美德使家族声誉更加显赫。

后两句“会看鼓吹喧龟洛,何止三人从伏妃”描绘了一幅热闹的场景,想象将来家族盛大的庆祝活动,不仅限于三人孝敬母亲,而是整个家族共同参与,其声势将超过古代的庆典,甚至可能超过伏羲和女娲的神话故事中的情景。这既是对家族未来的美好祝愿,也是对他们孝行的极高赞誉。

总的来说,这首诗赞扬了师共兄弟的孝行,并预示着他们家族因这份美德而将更加荣耀。

作者介绍
周必大

周必大
朝代:宋   字:子充   生辰: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进士及第。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举博学宏词科。曾多次在地方任职,官至吏部尚书、枢密使、左丞相,封许国公。庆元元年,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
猜你喜欢

慎交

昏镜无好面,恶土无善禾。

镜不但自昏,损人颜色多。

地恶根不长,禾死其奈何。

必欲识已真,抆镜除埃尘。

必欲得善禾,易地勤耕耘。

安得浪与儿,诵口而思身。

(0)

寄题宣州太平县众乐亭为孙莘老作

令君架亭乐荒幽,得地适与万景投。

亭成虽名为众乐,地僻无客谁与游。

讼休民去吏随散,独有文字与令留。

把书开阖坐自笑,回视令职忘卑陬。

昔闻酒贱喜易醉,今说鱼美予何忧。

弹琴有声尚近俗,要解弦绝以意求。

况持高怀屈下邑,志气略与彭泽侔。

身婴民忧手持版,心爱山水宁非偷。

景好不见但闻说,使我耳目私相仇。

亭前行迹不破草,亭下野鸟常喧啾。

山云朝嘘翠巘出,海月夜下清溪浮。

春花夏荫已有爱,况使风雪回冬秋。

惜予不得与快意,共上岑崒望九州。

黄山闻好眼未识,梦想欲到迷无由。

图传粉墨固未好,愿假壮笔一揽收。

果逢来篇骋雄胜,若执造化穷凋锼。

一时文工岂不伟,千里寄我何以酬。

耳昏俗语久欲洗,为我一谢山前流。

(0)

郑氏馆中书事

今年移砚席,又上白云边。

夜气清于水,春愁薄似烟。

庭前松已脑,门外柳应绵。

尤喜安床处,更深无杜鹃。

(0)

题灵隐寺

游山无处浣尘埃,出郭寻幽入翠苔。

众水尽从双涧去,一峰元自五天来。

行春人散题名在,坐夏僧閒听讲回。

清磬一声猿鸟寂,石楠花落满经台。

(0)

立春示儿二首·其二

朝来何所喜,人唱玉楼春。

酒著心还壮,诗成思转新。

士衡宁久困,曲逆岂长贫。

千载风云会,欣逢圣主真。

(0)

题大龙寺

万松邀我上崔嵬,入寺山屏次第开。

无说欲知真说法,松声还送出山来。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